在传承中创新 努力提高传统教育的成效
发布时间:2007-05-29点击数:5593

  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在创新传统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传统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我们的做法是:

  一、丰富教育内容,坚持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向青少年传承革命传统,这是老同志的优势;追求时尚和个性,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则是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在开展传统教育中,我们注意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特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使传统教育常做常新,与时代同步。

  1、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思想道德教育。2006年,我们围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将“八荣八耻”贯穿于传统教育的要求之中。重庆会议后,我们颁发了《关于发挥关心下一代组织作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通过召开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掀起宣教活动热潮。各级关工委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中心,创新载体,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了教育活动。如宝山区关工委编印了《荣辱观宣讲资料》和《明荣知耻树新风》一书,去年该区750多名老同志累计宣讲160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26万多人次。长宁区关工委在全区广泛开展“讲礼仪、孝父母、敬长辈、促和谐”的感恩教育和“勤奋学习工作,不怕挫折”的艰苦奋斗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优良品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2、突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我们积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组织科普讲师团,建立科普教育基地,连续三年举办“上海青少年‘未来之星’科技活动”,向青少年传授信息、生物、材料、能源、环保、航天、航海等方面科技知识。为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老专家们先后撰写了《青少年创新故事选》和《当代青少年创新故事选》两本书,作为全市结对读书活动的指定读本。我们还连续三年与上海市科协、中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上海市青少年机器人创意大赛”。去年全市16个区近230支队伍、600多名学生参加了竞赛,数百个由青少年DIY(Do It Youself的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发明的机器人齐聚上海科技馆,各显其能,比拼才艺,展示了上海青少年的风采。为提升青年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宝钢关协开展以“持续创新和降本增效”为主题的科技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组织青年科技论文评审等,鼓励青年职工岗位创新。

  二、创新教育手段,坚持传统教育形式与现代教育方法相结合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应随之变化,我们既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又要善于运用现代的教育手段,增强传统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下社区,进学校,构建德艺双馨大舞台。2006年,由百老德育讲师团中的老艺术家们组建的“百老大舞台”,以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自编、自演,唱响“我爱祖国我爱党,构建社会和谐作奉献”的主旋律。一年来,老艺术家们活跃在全市各大中小学和社区,为近10万学生献演了30多场,深受好评。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中,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艺术团的老同志到全市有关高校宣传演出20多场,许多学校还组织青年学生、青年教师与老艺术家同台表演,出现台上台下老少互动的热烈场面。为纪念建党85周年,在奉贤区关工委的积极支持下,由50多位老干部、老教师组成的奉贤山歌剧组排演了革命现代戏《江姐》,并组织巡回演出,全区近万名青少年观看了演出。许多学生反映,老同志的宣传演出是一次生动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看了以后很受鼓舞。

  2、建网站,制网页,打造网络教育新平台。2004年,我们开通了“关心下一代网站”(简称“网站”),去年又对“网站”栏目、页面以及技术管理等进行调整和充实,使“网站”内容更有针对性、版面更活泼、浏览更方便。我们把老同志的革命经历、传奇故事,制作成老同志个人网页,并上传到“网站”,只要点击“老同志风采”栏目,就能读到一段又一段老同志精彩的人生故事,这种新颖、独特的教育形式,深受青少年的欢迎。目前,市教育系统、宝钢、长宁、普陀、宝山等关工委已建立了各自的工作网站。

  2006年8月,卢湾区关工委采用远程网络视频互动的形式,在五爱高级中学举办了“听老红军讲长征故事——暨上海、甘肃两地青少年网络电视互动活动”。通过互联网,将上海五爱中学与甘肃省庆城县(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陇东中学连成了一个交流平台,使远隔千里的两地师生进行面对面的实时交流:两位亲历长征的老红军宋云鹤、杨衍宗在上海活动现场给青少年讲述长征故事,还耐心解答了两地学生的提问,勉励年轻学子传承长征精神,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在上海工作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耿飚的女儿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与她长期资助的两名陇东中学的学生在网上见了面,对了话,场景非常感人。这次活动不仅弘扬了长征精神,增进了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老少两代人也领略了“网络教育”的快捷、生动和精彩。
3、画动漫,搞特技,开创动漫教育新天地。在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等单位的支持下,针对青少年喜爱动漫艺术的特点,我们将百老讲师团老同志的精彩人生、传奇故事制作成动漫特技片,尝试运用现代技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根据韩德彩将军“抗美援朝打下美国飞机的故事”制作的动漫片《空中大比拚》,画面清晰、音效逼真,反响较好。今年我们计划完成《百老英模365》10集动漫片的制作任务。

  三、拓展教育形式,坚持传统教育与开展活动相结合

  针对青少年特点,我们改变单向说教、简单灌输的教育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寓教于乐。

  1、注重结合形势,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2006年是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级关工委通过党史知识竞赛、诗歌朗诵、革命歌曲大家唱、寻访身边的老共产党员等形式,积极开展“党在我心中”、“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等主题活动。“七一”前夕,市关工委和团市委联合组织50位老干部、老劳模与优秀青年代表,赴嘉兴南湖举行“红色之源寻踪,革命信念代代传”活动。卢湾区关工委与嘉兴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开展了“‘革命之光,薪火相传’——纪念建党85周年老青(少)结对系列活动”,并在“中共一大”会址举办沪嘉两地老、青干部大型座谈会,邀请党的一大代表王烬美同志的儿子、离休干部王杰等老同志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市关工委会同团市委采录71位长征红军足模,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方绿舟举行了“薪火长征路”红军足模揭牌电视直播活动,社会反响好,政治影响大。

  2、注重互学互教,开展老少两代人平等互动活动。近年来,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了老青(少)结对争做“三个代表”实践者、共建社区文明、共建“信息工程”、结对帮困、社会帮教等各具特色的“结对共建”活动。如松江“你我携手,共建和谐”、徐汇“朝霞与夕阳同辉”、杨浦“双霞映重阳,薪火代代传”、普陀“党团共建、老青结对”等,由于主题鲜明、内容贴切、可操作性强,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成效。正如老同志所说,老少牵手结对活动,是一种双方互学互教、沟通融合的活动。在活动中青少年弘扬了老同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年轻人朝气蓬勃、求知好学的精神也感染了老同志。

  3、注重知行统一,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为配合全市开展的“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上海市民践行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不少基层关工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相关活动。如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啄木鸟小队”、“巡查不文明行为”、“当一天小小交通协管员”、“文明路口志愿者”、“我为小区绿化出份力”、“道德点评台”、“清除小区内黑广告”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浦东新区关工委依托社区“阳光驿站”,组织“小小阳光服务队”,让青少年教成年人学习电脑、让“小小图书管理员”参与社区图书资料的管理,使青少年在参与服务中接受教育。黄浦区光明中学关工小组开展“中国风—民族魂”教育活动,全校每个班级对应一个省市,了解历史风貌、人文地理,关心经济发展,城乡变化,使学生从书本世界走进现实生活,在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知行统一。

  我们认识到,在当今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环境里,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教育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继续努力,创新思路,不断提高传统教育的成效。

【关闭】

上一篇: 发挥优势注重实践 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下一篇: 宝钢关协科技组开展网络即时通讯体验活动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