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们甘肃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把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级关工组织和“五老”队伍的优势,自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之中,有效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抓学习,不断提高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的思想认识
胡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我们根据中国关工委《关于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和王丙乾主任在重庆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及时组织学习讨论,并对全省关工委系统学习宣传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作了具体安排,要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关心、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各地各级关工委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中,从加强自身学习入手,进一步统一了关工组织和广大老同志的思想。通过学习,大家增强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中更加注重把“八荣八耻”作为核心内容,更加注重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和榜样作用,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抓宣传,大力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
为了使“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能够顺利推进,我们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各地各级关工委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主题,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对于推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省关工委配合协调省级新闻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许多市、县由关工委牵头,组成“五老报告团”,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向青少年进行宣讲。一些社区关工委积极编发墙报、专栏,举办演讲和知识竞赛,编印“八荣八耻”宣传材料,组织文艺演出和书画展览,使宣传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抓活动,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各项重点工作当中
我们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自觉将“八荣八耻”这一核心内容,融入到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是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如省关工委举办的“发扬长征精神”夏令营和“老少共话”建党85周年座谈会,汇编出版的《永远的丰碑》等,为传承革命优良传统搭建了较好的平台。
二是发挥老同志经验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传授活动。如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科技扶贫和科技咨询等活动,帮助青年农民学习现代生产和管理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和实用技术。
三是发挥老同志时空优势,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我们一方面着力开展普法教育,不断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倡导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启发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组织曾在司法系统工作过的“五老”人员和涉老团体,联合组成帮教团,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和心理帮教活动,与学校配合开展了“远离毒品”、“摒弃不良行为”等教育活动。
四是发挥老同志威望优势,帮助青少年解疑释惑。如开展老少互动学习辅导、老少共建文明社区、面对面的交流谈心等活动,使广大青少年知荣知耻,荣辱分明,为帮助他们践行“八荣八耻”打下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五是发挥老同志亲情优势,开展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各地各级关工委,从我省困难青少年相对较多的实际出发,引导老同志弘扬“以团结互助为荣”的风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帮助困难青少年排忧解难。各地各级关工委除了积极组织为困难青少年捐钱、捐书、捐物外、还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爱心助成长”、“一帮一”、“忘年交”等活动,用亲情关爱,促健康成长。
四、抓巩固,努力探索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我们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了征集“学习、宣传、践行‘八荣八耻’主题歌谣”活动,以这种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文化形式,巩固教育成果,使“八荣八耻”成为青少年共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这项活动得到了老同志和青少年的积极响应,省内一些知名的词曲作家也主动撰稿、谱曲。一些学校在征集活动中开展“让绿色儿歌、童谣进校园”、颂读歌谣专题班会和“德育教育专题月”等活动,效果都很好。这项活动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这种形式,实质上已经成为巩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成果,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长效机制。
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五老”的传承、引导、关爱、保护作用,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继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努力使广大青少年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活跃的群体。
一要狠抓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以省关工委编发的《“八荣八耻”歌谣歌曲获奖作品汇编》为范本,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传唱活动,举办朗诵比赛。引导和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每天给家中的老人说一句问候或祝福的话、休息日做一件家务活、父母生日或节日送一件自制的小礼物、帮身边的老人做一件好事和写一篇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作文”等孝亲敬老“五个一”活动。
二要适时组织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关爱、创建活动。组织关工委系统实施“555”关爱工程,即在年内发动老同志帮教500名失足青少年,作500场专题教育报告,为青少年办500件实事、好事。在城市社区和乡镇村社组织开展以无辍学失学、无刑事犯罪、无忤逆不孝、无游手好闲和无特别贫困青少年为内容的“五无”创建活动。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以协调兴办农村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少结对子、手拉手”等方式,给农村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
三要坚持开展普法帮教活动。积极宣传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联合司法部门,建立“青少年法制警示教育基地”,促进青少年普法帮教活动经常化。
四要大力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文化和劳动技能培训。适应省委、省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的要求,积极配合科技、文化、教育、劳动等部门和科协等单位,动员老科技工作者和老教育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大力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种科技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上一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老少共建”社区工作
下一篇: 在传承中创新 努力提高传统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