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把“马读会”办得更好
发布时间:2008-02-21点击数:3879
长宁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以下简称“马读会”)是长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品牌。1991年6月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了14期,有722名高中学生参加学习。据统计,有21.1%的学员在高中阶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8.2%的学员进入高校后担任了学生干部,88.9%的学员获得市、区两级荣誉称号。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员中,不少已成为单位的骨干,有的已被上海市委组织部和有关单位列为培养对象。“马读会”的情况在上海许多新闻媒体(包括《上海老干部工作》杂志)作了报导,《人民日报》更是在2007年11月27日的党建周刊上作了大半版的报导。团市委、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和市学联于12月19日在长宁区召开上海市中学生理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推广“马读会”的经验。市委组织部党建办正副主任于12月25日专门到长宁区调研“马读会”在中学生中培养党员的作用。
我们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中感到,“马读会”的理念和做法是符合十七大精神的,应该以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把“马读会”办得更好。
从“马读会”的举办宗旨来看,回顾创办之前,正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时长宁区关协的老同志一方面表示自己要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另一方面思考如何使老一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继、薪火相传,因此向团区委的同志倡议举办“马读会”。在中共区委的支持下,正式举办。17年的实践表明,举办“马读会”的意义是重大的,效果是明显的。正如区委书记薛潮同志说的那样,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年的时间要前移,不仅要在他们成人之后,更要在他们成人之前多花力气,下大功夫,这有利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更有利于党的事业代代相传。这是党执政基础的建设工程,应该着力推动。
从“马读会”的学习内容来看,我们设置了三个单元,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引人生道路。对照十七大报告,学习内容符合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我们今后一定要继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来指导“马读会”工作,教育好青少年。
从“马读会”的组织形式来看,既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思想引领、理论辅导和示范榜样作用,又注重与团区委、教育党工委、区委党校和教育关工委等部门的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办好“马读会”。在学习形式上也不断创新,既有外出参观新农村建设,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又有走访老干部,还与青年领军人才座谈。总之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符合青年的特点。
在新的一年中,我区“马读会”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部门合作联动机制;二是要修订完善“马读会”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系统化、规范化;三是充实调整辅导员队伍,加大培训力度,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把中学生“马读会”组织形式推广到机关中去,我们会同区司法局关工委,将司法系统中的青年公务员、青年律师、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开展“马读会”活动,突出强调学习原著,结合思想深入讨论,督促推动学以致用。
总之,我们长宁区关工委2008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青年的思想实际,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教育、引导、凝聚青少年,力求在入耳入脑上下功夫。
上一篇: 结合区情,借势发力,做好关工委工作
下一篇: 贯彻“四个落实”,做到“七个一百”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