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区情,借势发力,做好关工委工作
发布时间:2008-02-21点击数:4293
静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紧紧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区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需求,整合有效资源,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五老”队伍在机关、学校、社区、家庭中的优势,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关心下一代工作与红色之旅相结合
红色之旅,是我区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项目。我区共有革命遗址近百处,经市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的11处,批准为纪念地的2处,目前已列入区党史办、文史馆抢救革命遗址计划的有52处。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花费巨资修葺、恢复,并向市民开放的有6处。为了便于市民参观,我区联合公交公司,围绕革命遗址开通“静安红色之旅专线汽车148路”,市民只要踏上148路就可以顺利地到达各个参观点。
关工委紧紧抓住红色之旅这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线,组织“五老”队伍积极参与红色之旅的筹建、扩建和宣传活动。
在筹备初期,老同志为革命遗址收集、提供史料,提供当年地下斗争的实物,联络革命前辈的家属撰写回忆录,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学生讲解当年斗争情景。随着革命遗址的恢复,关工委的老同志又为扩大红色之旅的影响奔波。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老同志们感到用革命历史人文资源教育青少年是极好的材料,“五老””队伍,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为工作方针,创造性的策划组织了近百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宣传教育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如三年前由关工委成员单位我区文史馆发起的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形式,发动青少年自编自演革命故事,讲演红色经典小故事活动波及到全市,第一届红色经典小故事大赛吸引全市千余名中小学生参加;第二年区文史馆与上广文艺频率、区教育局合作,共同举办“静安红色之旅《双周故事会》——校园行系列演出”活动,收到参赛稿件3000件,全市10个区100所学校的1090名选手参与了讲演比赛。组成“革命小故事巡讲团”到中小学校为近八千名在校师生现场演出,经上广文艺频率《新奇故事会》专栏播出演出录音,听众达十万人。07年“上海市第三届红色经典小故事讲演大赛”在我区隆重举办,关工委老同志看到全市这么多的学生来参与红色经典小故事讲演,十分欣慰:红色经典小故事以故事独有的导向性、开放性、群众性、知识性、娱乐性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掀起回顾历史、缅怀历史的热潮,被媒体誉为“小阵地、大舞台,小故事、大影响”。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关工委不仅和老干部大学摄影班的老同志制作反映长征历程的摄影版面,到成员单位巡回展览。还联合嘉定区老干部局在静安寺下沉式广场举办了“追忆历史,铸就辉煌”的专题广场文艺演出,250名离退休老干部和青年学生参与演出,老、中、青三代同台歌颂“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吸引了千余人现场观摩。
在新四军成立70周年之际,我区关工委与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静安区组联合出版了老同志的呕心力作《不能抹去的记忆——老战士抗日烽火回忆录》,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杭春芳出席赠书仪式,关工委分别向区党代会代表和社区(街道)、学校等关工委成员单位送上好书,老同志的革命经历深深地感染了几代人。今年,关工委又将与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三师分会静安区组联合出版反映老同志解放战争时期斗争的回忆录。
结合我区特有的名人、名宅多的特点,关工委的老同志参与区文化局、区党校编写、出版了都市文化丛书《寻踪觅影——静安红色之旅撷英》、《幽景胜迹——静安名人名宅撷英》,被机关各单位购买作为礼品赠送他人。南京西路街道关工委把读好书和本社区名人多、名居多的特点结合起来,组织青少年开展巡访名人活动,不少学生说通过寻访名居,我们看到名人离我们很近,看到成才、成长的希望。
结合建军80周年暨庆祝本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一周年,区关工委主任、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戴玲珍亲自带领老干部、关工委成员单位的领导、部分青少年学生共赴吴淞海军基地参观考察,慰问海军官兵,让老同志和青少年学生与海军官们相聚一堂,共叙爱国主义情怀,接受现代国防知识教育,为新的红色之旅添上浓重的一笔。
二、关心下一代工作与楼宇党建相结合
建设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商务区开展“两新”党建工作也是党的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老干部工作看似和“两新”党建很难结合起来,但是各级关工委却独辟蹊径找到结合点。老干部是当年革命战争中的风云人物,“两新”组织的白领是当前市场经济中的弄潮儿,他们的不同点是时代背景不同,共同点都是站在时代前沿的人。
我区静安寺街道商务楼宇多,年轻的白领每天在高楼大厦进进出出,除了工作很少与社区接触。街道关工委看到,“两新”组织青年普遍有着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思想活跃,而“两新”基层党组织普遍成立时间较短,缺乏党建工作的经验,对于青年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正确培养和引领的能力还不强。为此,他们充分发挥老干部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理论层次较高的优势,按照“集中培养、分散联系、跟踪服务、全程考察”的原则,适时开展了离休干部与“两新”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结对活动,让老干部与青年白领结对,进行党史知识和革命传统教育,使青年在老同志的悉心指导下,少走弯路、进步更快、成绩更大、收获更多。几年来共结成了21对忘年交。街道关工委从尝试让老同志与“两新”组织的党员、团员结对,发展到与“两新”组织的老板、老总交朋友,“两新”组织中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楼宇白领青年逐步达到100余名,目前已有5位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老同志从青年一代身上看到时代的激情和变化,青年人从老同志身上感受到成就事业的人格特征。有的老总说:与老干部结对,是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身上看世界,眼界会变得更宽。有的业主说,在生活有了保障后,精神上的追求成为主要的需求,与老干部结对,让我享受到了我需要的东西。静安寺街道党工委书记,是一位70后的年轻干部,他风趣地形容结对活动是百年大计,是追星活动,是心灵的牵手。(百年大计:老同志与青年的年龄叠加超过100岁,我党的建设正向百年迈进,我们国家需要成千上百的老中青同心合力的建设;追星活动:老同志应该成为当今青年追求的明星,而不是超女、超男去引导当今青年的时尚;心灵牵手:寓意老少结对以交流情感、沟通心灵为主要形式)。几年来各街道都以不同的形式让老干部走进商务楼宇,让“白骨精”吸取奋斗的力量,对我区“两新”党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搭准当代青少年的脉搏,紧紧地从青少年发展的需要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发挥我们“五老”队伍在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等方面的优势,用传承、引导、关爱、保护的方法去工作,我们一定能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 发挥老干部政治优势,认真做好结对帮教工作
下一篇: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把“马读会”办得更好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