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手”,一路走来
发布时间:2008-12-03点击数:4377
[编者按]
本市自2005年市关工委成立以来,各级关工委始终把推进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健全了社区关工委组织,壮大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并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逐步形成了“组织网络向社区延伸,工作活动向社区拓展”的良好局面。作为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力军,“五老”队伍对促进了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促进了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和社会和谐作出了有目可睹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思想、关爱和希望,使得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他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也体现了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教的精神风貌。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们所走过的不平凡的路程。
“火炬手”,一路走来
——“五老”队伍奏响社区“关心下一代”新篇章
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各类关心下一代基层组织4000多个,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人员20多万人。近年来,在上海各个社区中,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队伍的身影尤为活跃,他们为教育和培养社区内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时代新的号角声中,这群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同志们义无返顾地当上新时期的“火炬手”,教育、帮助和培养社区广大青少年,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代代相传。他们一路走来,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脉搏,奏响老有所为的乐章,为社区青少年点亮了前进的光芒,为祖国的未来播下希望。
“火炬手”引领的是思想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社会思潮纷繁变幻,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因此,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非常紧迫、非常艰巨的长期任务,特别对正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如何充分发挥老同志在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呢?各关工委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新抓手、新载体和新机制,把工作重心向社区延伸,对学校为主的青少年教育拾遗补缺,使得关心下一代工作更扎实,更有实效。
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认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要求,积极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工程建设,在徐汇区斜土社区(街道)举办了“我爱祖国、我爱党--关爱成长,共话荣辱”百场讲座首讲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宝钢关心下一代协会帮教组在寒暑假期间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嘉定区各社区关工委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邀请老同志讲述当年抗战的故事、讲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等;结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区讲师团成员,通过生动事例解读“八荣八耻”;结合纪念建军80周年,邀请老战士讲述我军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2008年暑期,各社区关工小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举办一次讲座”活动,请老同志讲革命传统、讲民族精神。
在向青少年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五老”队伍还大力宣传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和伟大成就,大力宣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团结奋进、拼搏至胜的奥运精神,大力宣传各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长宁区关工委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开展“长宁改革开放30年”系列宣讲教育活动,原区委书记、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仁杰运用大量资料,带头宣讲,赢得好评;普陀区关工委组织老同志与社区青少年开展“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话科学发展美好前景”访谈活动;奉贤区“夕阳红”讲师团开展“老少牵手、见贤思齐”宣讲活动;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结合形势,新增了“走进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普宣讲课题,并制作了幻灯片;卢湾区关工委牵手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举办“情牵北京奥运,共攀上海新高”活动等等,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火炬手”传递的是关爱
近年来“手拉手、心连心”老少结对系列活动,已成为上海市关工委的工作特色,并且年年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有推进。各级关工委从实际出发,在创新载体上下功夫,创造性地开展有特色的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各种各样的“五老”关爱活动在全市开展得蓬蓬勃勃,有声有色。
宝山区创建关工委假日学校41所,共老同志教师624人,区属12个街(镇)关工委先后举行了“关爱助学、老少共建签约仪式”,有100名老同志与100名困难学生签约结对,区关工委还下拨了人均3000元的助学金。嘉定区关工委积极开展“帮扶弱势未成年人系列活动”,建立“扶一把爱心奖学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各级关工委还组织老同志深入社区向青少年开展普法宣传,配合学校,选聘法制辅导员、法制副校长,教育青少年和中小学生学法、知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如宝钢关协帮教组主动走出厂区,融入社区,与友谊路街道关工委密切配合,先后参与帮教社区失足青年和有行为偏差的工读学校学生48人,其中刑事犯罪9人,成功地教育挽救了4名刑释解教人员,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南汇关工委组织老同志开展民工子女思想道德状况专题调研,并建立了“南汇区民工子女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示范点”,聘请老同志担任民工子女学校校外辅导员,与民工子弟学校中的行为偏差生结对。卢湾关工委整合资源,协调各方,为社区困难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提供关爱和帮助,为社区内28名服刑、劳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对象真心实意开展“护雏行动”。杨浦区殷行街道离休干部党支部则与“阳光之家”结对,开展对社区智障孩子的关爱帮扶工作,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的离休干部第一党支部将所得奖金捐赠给了孩子们,离休干部第二党支部自发募捐,筹得三千元善款也捐给了“阳光之家”。今年,两个离休干部党支部又一同开展了“牵手‘阳光’快乐行”迎奥运趣味运动会,老少携手,其乐融融。
“火炬手”送出的是希望
社区虽小,舞台却很大。“五老”队伍在社区“关心下一代”中所做的工作,就近就地相一致,知人知情相结合,亲情邻情相融合,言传身教相适应,使广大青少年除了学校、家庭之外,又能在社区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卢湾区关工委联合区妇联和社区关工委,利用每年的寒暑假举行“自强队员”活动,给家庭经济困难而品学兼优的青少年捎去了希望。通过举办“爱心年夜饭”、“爱心小义工”等主题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热情。为“自强队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离休干部周云甫的“强项”,周老在为孩子们讲革命战争年代部队打仗的故事时,总是突出“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和“团结就是胜利”的理念。就读于卢湾实验小学的小龚,通过参加“自强队员”的系列活动,增强了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每每提及老同志对她的关心和帮助,小龚同学不无感慨地说:“要好好学知识,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小龚同学的坚强乐观也鼓舞了身边的很多人。
为弘扬老干部的革命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杨浦区首创了“模拟家庭”关工工作新模式。自2003年以来,四平路街道关工委组织辖区内“独居”老干部与同济一附中的团干部结对组成“模拟家庭”,至今已有5年。人数从最初的10对发展到如今的31对;对象从最初的同济一附中高中一年级学生,延伸为如今的大学生及同济小学的小学生。这些原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隔代人,却因“模拟家庭”走到了一起。离休干部老崔经常为“孙女”小柯讲述光荣的战斗经历和革命传统,并为小柯订了一份《大江南北》杂志,勉励小柯要好好学习,今后报效祖国。离休干部老刘的家中,珍藏着一本老相册,他精心挑选了几张老照片送给“孙子们”留作纪念,老照片镌刻着的革命峥嵘岁月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坚定了他们报效祖国的决心。离休干部老陆从事律师工作,自从参加了“模拟家庭”活动后,旨在做一盏点亮青少年人生道路的“明灯”。在老陆的言传身教下,结对的同学充满自信地说:“我要像陆爷爷一样,长大后做一名律师,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
如今,那些曾经被关爱的青少年有的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接过了爱心接力棒,一股股爱的暖流在社区中涓涓流动。昔日受四平街道离休干部党支部帮困助学的大学生小殷,如今已是一家法企中国首席代理。去年“十.一”期间,她特地从广州回沪,向当年帮助她的老同志感恩。小殷还主动与街道“阳光之家”和社区困难学生结对,分别捐款1000和3000元。她表示将一直帮助他们,让那些孩子和她一样,在大家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火炬手”收获的是快乐
老干部是一群特殊的政治老人,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仍然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仍然有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再作贡献的真诚愿望。“五老”在社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不仅拓展了社区老干部工作的内涵,也提供了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渠道,让老同志们感受到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在实践中焕发了青春。
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青少年们在与老同志的接触中得到了教育和启迪,而老同志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嘉定区发动和组织具有体育特长的老同志指导学生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发动和组织具有艺术特长的老同志指导学生开展书法、美术、编织、歌舞等艺术活动;发动和组织具有科技特长的老同志指导学生开展科普、科技制作等活动。各社区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活动,如徐行镇的风筝制作、黄草编织,新成路街道的书法,马陆镇的竹制品制作,江桥镇的手工编织,安亭镇的雕刻。在一些区的“社区老少结对”的活动中,有的年轻人则主动上门看望生病的老同志,为老同志过生日,有的年轻人则教老同志如何使用电脑和数码相机,让老同志倍感欣慰。
社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让许多老同志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感受,新思维,新提高。有的老同志说,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光吃老本不行,要了解青少年,要学会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与青少年对话,如“老少网上行”等活动开展得就很好。看到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许多老同志比自己健康还快乐,还高兴。据了解,在各级关工委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热爱关心下一代事业,身体好、有威望、能力强、热心青少年教育的老领导、老同志正在加入社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火炬手”的队伍正在壮大。
今天的下一代,明天将成为老一代,下一代又有下一代,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关心下一代是面向教育、面向未来的伟业。你看,你看,“火炬手”们仍在路上,前进的光芒,照亮了社区的角落,照亮了青少年的胸膛……
上一篇: 宝山区举办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果图片展
下一篇: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