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围绕中央、市委、区委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发挥老干部作用的要求,进一步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人文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网络建设,健全工作机制。
2004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从加强网络建设起步的。根据老干部“双高期”的形势、老干部工作“四个就近”的要求,在原有老干部关心下一代队伍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充实、完善,在各街道、镇推进了关心下一代队伍的建设,并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落脚点伸到了小区。在上半年完成了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的充实、调整和完善,建立起老干部局—各有关委办局—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横向工作网络以及老干部局—各街道、镇—各小区的纵向工作网络。使全区老干部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了健全的组织。目前,全区有各级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小组176个,其中,区级1个,委办局6个,街道、镇9个,小区160个。
为了宣传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我们设计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信息反馈表,提供给各街道、镇,及时反映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情况。同时,我们与区新闻中心加强联系,及时提供我区老干部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信息。今年,由我们提供、在市区各报刊上刊登的反映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文章22篇,在本局工作简报上刊登的文章18篇。
二、重活动载体,提高工作实效。
根据本区老干部的特点、结合市委老干部局开展的“社区老少结对共建活动”,我们注重抓工作载体,以工作载体为突破口,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为上海市、普陀区的三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1、党团共建、老青结对深入开展。
在各有关单位党委的重视和委托下,不少离休干部党支部和老同志承担起教育、帮助本单位、本社区团组织、团员青年的工作,促进团的建设,帮助团员、青年茁壮成长。如曹杨街道,不仅街道离休干部党支部开展与本街道团工委的共建工作,而且各小区老干部临时党支部也分别与小区团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在今年暑期,以“爷爷奶奶讲故事、老少牵手忆春秋”为主题,在全社区举办了21场主题活动,掀起了老青结对、共建社区的热潮。据统计,今年,全区有42个离休干部党支部(社区临时党支部)与46个团组织开展党团共建工作,296位老干部与1355名团员青年结对。通过共建、结对活动,有6人加入了团组织,41人加入了党组织,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合格人才。
另外,全区老干部积极投入到创建示范文明小区的活动之中,与街道团组织、青少年一起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青少年的实际能力;参加植树护绿活动等,推动了老干部就近发挥作用,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帮困助学持之以恒。
从1992年起,我区老干部就通过各种渠道开展了帮困助学工作,足迹从普陀区、上海市,延伸到山东、江西等革命老区,10余年提供帮困助学金额达8万元。到04年6月,全区仍有16个离休干部党支部坚持开展帮困助学工作,资助69名中小学生顺利就学。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享受正常的学习生活,今年9月份,我们又开展了新一轮的集体帮困助学活动,有13个离休干部党支部和2位老干部个人,与15位本区困难学生签定了帮学协议书,并送上首批助学金6000元。老干部为孩子们送上了物质和精神双重财富。在帮困助学活动中,老同志们向孩子们提出: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博学厚德之人,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成为遵纪守法之人,要尊重父母、尊重社会老人、成为有信有义之人。在老同志们的帮助下,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更在思想上得到了教育和提高。
除此以外,不少老干部还自觉地投入到社会的帮困助学活动中,今年,全区(含社区)老干部912位老干部自行资助外省市、本市及本区1167人次青少年学习,资助学习金额达42.65万元。
3、帮教结对成效显著。
今年,我区老干部在四个方面开展着社会帮教工作。一是有10位老干部继续着与青浦监狱内10个普陀籍在刑人员的结对帮教工作。老干部以书信、探望、赠送书籍、帮助解决具体困难等多种形式,在思想上、生活上、感情上帮助这些失足人员。经过艰苦的帮教工作,年内,有7名服刑人员获得了减刑,5名服刑人员获提前释放,老同志们的工作得到了青浦监狱、区司法局等单位的赞扬。二是有10位老同志开展了与曹杨社区内10名刑释人员的帮教工作,在老同志们的努力下,10名刑释人员无一重犯。三是有6位老干部与少教所6名少教犯结对帮教,在老同志的帮教下,12人次受表扬,到10月份,6人全部释放。四是有10位老干部与10个强制戒毒人员结对帮教,戒毒人员虽反复较大,但老干部们的帮教工作仍坚持不懈。
4、忘年交读书有声有色。
今年2月份,我们开展了忘年交读书暨爱心信息工程启动仪式,132位老干部走进14所中小学,分别与108个班级共4013名中小学生结对开展忘年交读书活动。通过忘年交读书活动,老干部们深入学校,开展读书辅导、读书交流,并通过拟写读书心得、开展读书演讲、举办成果展示等活动,把忘年交读书活动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今年,在忘年交读书活动中,全区老干部与青少年共举办座谈会、演讲会43场,参加学生3200人次;举办电脑网络知识培训班17次,参加的老干部820人次;结对开展“金色小康生活数码摄影活动”的老干部与青少年90人,结对制作作品60幅。在今年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的上海市忘年交读书演讲比赛中,我区选手获一等奖。
5、理想信念教育注重质量。
今年初,我们重新调整了全区老干部报告团成员,深入到学校、社区、单位,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科学向上的精神。注重把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与各单位、各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把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做可爱的上海人”相结合、与开展普陀新一轮建设相结合。如2位老干部,走进普陀区城管大队,为在职干部做报告,他们把宣扬党的光辉历史与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相结合,谈人生、谈发展、谈思想。又如,在甘泉路街道,活跃着一支老干部宣讲团,他们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又承担起为社区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开展教育的任务。在04年内,他们在社区、到各小区开展形势、政治、思想道德宣讲活动10余场。今年,全区老干部做报告累计近30场次,约6000名在职干部、社会人员和中小学生接受了教育。
三、重贴近实际,讲求工作方法。
1、注重调研。
为了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做实,一方面,我们注重关工委老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学习。及时组织学习、把握中央、市委、区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和精神,研究当代青少年工作的重点,研讨本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落脚点、工作措施和具体问题。年初,即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全年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本区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全区关心下一代组织,调整了报告团组成人员,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建立了了解、沟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信息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奠定了基础。
2、立足基层。
为了贯彻中央关工委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在“深”、“新”两字上下工夫的要求,今年,我们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立足点放到基层、放到小区,形成了条块结合、资源共享、全方位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格局。一是加强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机制建设,在全区各街道、镇全部建立、完善了街道(镇)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在所有小区建立了小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将各层次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本单位党建工作内容之中,纳入各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之中。三是通过工作途径,引导各单位、各社区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使各单位、各社区开展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形式多样又富有活力。如长风街道组织师大一村的老干部、老教师深入华师大,为青年党员上党课。又如长征镇,就近组织社区老干部,步入曹杨中学、曹杨二中,参加学生们的十八岁成人仪式,与学生党、团员谈心等。
3、精心引导。
在全面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时,区关工委注重在活动的形式和目的上进行引导,使全区开展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老青结对工作上,我们在贯彻市委老干部局工作要求的同时,又结合本区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在“七一”党的生日之际,组织老青结对的同志参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故居,观看了反映张闻天一生思想和品格的专题片和图片展,参观浦东农艺大观园,感受上海的巨大发展。在国庆55周年之际,举办“学习普陀先烈革命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活动,邀请区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向老青同志讲解普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加深老青同志对普陀革命精神的认识,鼓励大家为普陀新一轮的建设再作贡献。
在开展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方面我们注重发挥全区老干部在各自居住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另外,我们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使教育活动更具意义。如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以“看老照片,谈新发展”为主题,组织了一批普陀区曹杨、长寿、真如三个地区二十世纪50年代、80年代和二十一世纪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相片,以照片与现实相对照,传阅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看普陀区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认识邓小平同志的不朽功勋,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使青少年在主观和客观上得到了教育。
一年来,通过积极的努力,我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作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如关心下一代工作在面上有不平衡现象,在少数单位形式有了但得不到具体落实,有些单位对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干部不够关心等。我们将再接再厉,加强工作研究和部署,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落到实处,把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向深入。
普陀区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办公室
2004年12月16日
上一篇: 做先进的共产党员 做可敬的老干部
下一篇: 积极营造尊重、关心、帮助青少年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