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绘晚晴|乐龄享老上大学

发布日期:2025-06-03

 

乐龄享老上大学

张福生

 

 退休了,有了空闲时间,想找点事做。听人说,学书法能养身健体。于是,我报名上了老年大学的书法初级班。

 上学的地方离家较远,来去约需两个多小时。每次上学,我背着一个书包,里面装着字贴、纸、笔等,有时还弄得鼓鼓囊囊的。这个书包既不是我儿时用的样式,也没有如今儿孙们用的那般新潮,而是背带较长,口袋较深的环保袋。我往肩上一背,十分轻松惬意。

 我背着这个书包第一次走进教室,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几十年前上学的课堂。眼前,整齐的课桌椅、明亮几净的窗户,教室里的大黑板,老师的笑容,同学间的团结友爱,让我重新回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学生时代。

 难怪一些学长在老年大学总是“留级”,不愿毕业,他们留恋的是这里有朋友。教室里,一群老学生说说笑笑。在文艺联欢会上,形体班的女同学穿上旗袍,舞动身姿,活力四射;声乐班的男同学西装领结,引吭高唱,愉快的歌声飞满天。80多岁老人登台表演,说拉弹唱,神采飞扬。这里,能让你忘掉年龄!

 功夫不负“背包”人。冬去春来,我的书法颇有长进。记得刚入学时,班级里大多数同学没有书法基础,基本上从零开始。老师悉心教学,手把手教我们学写点、横、撇、竖、捺。我是学写隶书的,不仅初步学会了运笔,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书法知识,如什么叫蚕头,一个字不能有两个燕尾等。我先后积极参与社区、大学举办的“迎接建党100周年庆”书画展。当我去展厅看到自己的这幅作品,从内心感到十分欣喜,因为它表达了我对党的一片热爱之情,以及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同时,我有了一份通过努力而取得成功带来的快乐!

 背着书包上学堂,还让我感受到了同学、师生之间的友爱。我所在的初级班有一个微信群,名叫“书法会友”。我们彼此从不认识,到如今成了熟悉的好同学。上课见面,互致问好,十分亲切。班上有位戴同学热心为大家服务。她有几次把老师写的书帖带回去复印,再上课时分送每人一份,且分文不取。这厚厚的一叠纸需要花费多大精力啊!老师是位有名的书法家,在我的眼里,可与著名书法家刘小晴媲美。他每次授课,人未进教室,听到声音,我们便知他来了。他不厌其烦地执笔为学员示范,还热情地鼓励学员进步。大学的其他老师见到我们总是满面笑容,热情相迎。积极鼓励我们参加每次书法作品展,对每位学员十分关心。

 如今,写字成了我退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每当到了上学这一天,我背着书包,充满希望走出家门,满怀收获回到家里。我基本上每天伏案挥毫,临募唐诗宋词,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心静则身安”,我的意念随着笔而行走,我的情感随着笔而抒发。一天不写若有所失,日日在写如水止静。正如白居易在《船夜援琴》诗中“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的场景,上学写字使我找到了老年人极为需要的充实和寄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