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学、讲、融”三字诀 奉贤区扎实推进老同志发挥“四个讲一带动”作用

发布日期:2025-07-14

自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以来,奉贤区将学习贯彻回信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积极发挥老同志“四个讲一带动”作用,推动回信精神深入人心。

 

 

 

 

以学铸魂,提高落实回信精神的领悟力

 

贯彻落实好回信精神,是全面把握“国之大者”的高度自觉,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在强责任上带头学。奉贤区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专题传达学习回信精神,区委老干部局积极响应,召开专题讨论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工作人员原原本本学习回信精神。通过“夕阳红”讲师团年度培训、离退休干部政治理论读书班、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部署全区离退休干部学习贯彻回信精神相关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强大推动力。在悟深情上广泛学。依托“贤城老干部”微信公众号、上海老干部APP、支部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及时推送相关学习内容。全区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将学习回信精神作为“第一议题”、主题党日必学内容,实现200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全覆盖。邀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季伯明作专题报告,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将回信精神、自身经历和奉贤发展实际相结合,撰写学习心得感悟。在明方向上聚焦学。深入学习市委老干部局“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调研座谈会精神并及时印发学习贯彻回信精神的工作通知,明确以开展“四个讲”活动为主要抓手,引导老同志结合亲身经历,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上海篇章故事,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走深走实。下发《关于开展“乐龄抒怀颂时代 笔墨丹青绘新篇”主题活动的通知》,通过征文、书法、绘画等作品展现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图景。

 

 

以讲立身,迭代宣讲品牌矩阵的影响力

 

奉贤区“夕阳红”讲师团坚决破除“小成即满”思想,积极探索品牌迭代升级,着力构建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宣讲品质。建立荣退和吸纳机制,从企业关工委、高校关工委吸纳多名年轻同志担任特聘讲师,现全区共有讲师119名。精心打造“1+3”宣讲模式,编印“薪火相传守初心 乐龄聚力启新程”宣讲主菜单和“乐龄暖星”“乐龄治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3个主题子菜单。聚焦“四个讲”内容,组建专题集体备课组,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宣讲覆盖。全面推进街镇“夕阳红”讲师团分团建设,完善区讲师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街镇分团和相关委办局制度,指导分团健全组织、规范运行。通过区级宣传平台派发宣讲菜单,“点单+派单”相结合,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开展宣讲。今年已开展各类宣讲400余场,受众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约20%。加强与相关单位合作,深入军营、企业和爱心暑托班进行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落地生根。强化激励保障。将讲师团成员纳入奉贤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通过志愿服务星级评定等形式,激发讲师积极性。在“贤城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开设“乐龄生辉”专栏,集中展现优秀典型,目前已连载至9期。季伯明、蔡锡豪、高文山等老同志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叶子有约》栏目,结合奋斗故事讲述初心使命,以鲜活榜样激发乐龄力量。同时,制度化落实“三节关怀”慰问及暑期授课专项保险保障,全面激发讲师深耕讲台、服务社会的持久热情。
 

 

 

以融增效,释放推动工作提质的牵引力

 

坚持以基层社区为主战场,组织引导广大老同志发挥优势作用,凝聚“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广泛行动共识。与传递积极老龄观融合。以“夕阳红”讲师团为骨干核心,进一步发动组建“乐龄银发人才库”和“贤城乐龄”六大工作组,引导老同志发挥余热。“最美五老”蔡锡豪从教40年,退休后积极参与讲师团宣讲、编写青少年读物等活动。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李伯才围绕家庭文明建设,紧贴个人实践开展宣讲。与围绕中心工作融合。深入挖掘宣讲奉浦大桥建设者、“星期日工程师”等老一辈奋斗故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磅礴力量。下发《关于在全区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乐龄乐治—我是社区协理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化“乐龄治家”行动,组建“好家风宣讲团”“邻家爷爷奶奶团”,带动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文明新风;深耕“乐龄智库”“党建引领·乐龄赋能·贤商启航”等工作品牌,组织引导老同志围绕中心大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深化“贤青接力·薪火工程”等活动品牌,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根基。与带动身边群众融合。依托奉贤本土红色资源,在“孝亲馆”等市民服务中心设立宣讲实践点,开发“行走的党课”精品线路、“看贤城 话初心 传家风”青少年研学路线,精心打造红色实景课堂。动员离退休干部加入社区“贤言议事会”“民生议事堂”,引导群众从“听故事”走向“做主角”,积极参与楼组自治、社区协商、文明创建等“家门口”事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