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www.shlgbj.gov.cn
发布日期:2025-07-21
“夯实‘专’的基础,就是要充分发挥专业专长,老有所为,践行积极老龄观。”
“丰富‘转’的手段,就是要把‘理论高度’转化为‘民生温度’,把‘专业术语’转化为‘乡音俚语’。”
“扩大‘传’的成效,就是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讲好人民城市故事,传承和弘扬城市精神。”
……
昨天(7月17日)下午,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举行的2025年“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接受现场访谈的普陀区委老干部局局长马遵伟,将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中的“专”“转”“传”三个关键词,巧妙地“植入”持续探索推动党的历史、创新理论和大城大楼“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方法路径,迅速引发了与会人员尤其是老同志志愿者们的讨论、思考与共鸣。
这是全市老干部工作系统和广大老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精神、生动践行总书记“四个讲一带动”新期待新要求的一个缩影。
对此,出席今天启动仪式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庆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是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社会工作、老龄工作的最新重要论述。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催人奋进,特别是提出了“讲历史、讲党的创新理论、讲城市可喜变化、讲身边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等“四个讲一带动”的新期望新要求,为持续协力推动“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前进的精神动力。
“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于两年前,目的就是发挥老同志示范引领作用、激活多元化为老服务场景,从而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志愿服务新品牌、为老服务新平台,助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爱在早上海,争做早行人。”经过两年的联建共育,“从早出发、尽早行动”的“早上海”理念触达人心,“以老助老、全民助老”的“早上海”场景初显轮廓,“激发共情、汇聚力量”的“早上海”品牌渐为人知,为全市广大老同志“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提供了实践平台、营造了良好氛围。
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重要回信精神,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今年市委老干部局对现有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优化整合、赋能增效,并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市精神文明办等11个部门联合制订和下发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全新发布的“早讲述”“早助力”“早引领”三大志愿服务项目,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既进一步贴近基层工作实际,也更加切合老同志所能所愿。
一是“早讲述”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老同志深学笃用回信精神,面向基层群众讲活党的红色历史、讲透党的创新理论、讲实城市可喜变化、讲好身边生动故事。着重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结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广泛宣传中国工人运动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结合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动讲述“美丽上海”“一江一河”“和美乡村”的故事。
二是“早助力”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老同志参与“乐龄申城·我是社区协理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协助街镇、居村做好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等工作。组织和动员老同志依托老年大学、网络直播、新媒体等场所和平台,开设老年教育相关教学讲座。组织老同志就近担任上海银行导银志愿者,持续深化“乐龄申城·G生活”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网宣团”“早上海老记者团”等团队作用,深入开展“乐龄申城·E行动”网上正能量活动。组织开展“社区体育设施”“早餐工程示范点”“老年活动室”等巡查寻访活动。
三是“早引领”活动。整合“早上海”各类平台资源,创新开展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学习、生活、健身、社交等各类为老服务项目。举办“创新为老服务大赛”,继续组织老同志参与数智化为老服务项目和产品的互动体验,接力打造“数字生活智囊团”。鼓励支持老同志参加“金榆奖智慧老人才艺大赛”等文化活动,引导老年人践行积极老龄观。
启动仪式由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文明办、市商务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老龄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数据局、上海报业集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虹口区委老干部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体育局以及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承办。虹口区委书记李谦出席并致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柏平出席。
围绕“如何推动‘早上海’活动提质增效,助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在启动仪式上,王庆洲提出了“讲出‘人民城市’的精神传承,助出‘基层治理’的银发担当,领出‘文明风尚’的时代共鸣”三点要求,希望广大老同志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节点,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好“四个讲一带动”活动,用“初心使命”阐释“复兴伟业”的历史自觉,用“亲身经历”讲透“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用“眼中温度”解析“人民城市”的幸福密码,让广大群众在弘扬城市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树立“国之大者”,坚定“四个自信”;希望广大老同志充分发挥有政策把握的“经验值”、群众工作的“方法论”和化解矛盾的“亲和力”独特优势作用,就近就便担任“社区协理员”这一“治理型”志愿者,协助街镇、居村做好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等工作,积极助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为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贡献“银发力量”;希望广大老同志继续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所学所长,迎“潮”而上,积极参加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G生活、清朗网络空间的E行动、“数字生活智囊团”,以及“创新为老服务大赛”等“银龄行动”和“早上海”志愿服务活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不缺席、善学习,“当主角”、能作为,倡文明、领风尚,跑好人生“新赛道”,跑出人生“新精彩”。
李谦在致辞中指出,在离退休干部志愿者们的身体力行中,“乐龄申城·早上海”已成为海派标识度很强的志愿服务品牌,老同志们的风采在申城各个角落得到生动展现。虹口将持续赓续好“潮头早立”的优良传统。立足睁眼看世界的启航地,加快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坚持勇立潮头、改革创新,完善独具特色的“早上海、虹口行”志愿服务场景矩阵,在晨光中服务推动更多老同志响应“乐龄申城·早上海”的号召。持续搭建好“虹彩绽放”的晨间舞台,以“虹彩合伙人”为纽带,推动老干部工作和老龄事业在志愿服务领域深度融合,开辟和拓展服务空间和志愿场景,助力志愿者们贡献更多“银发智慧”和“银发力量”。持续营造好“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始终牢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引导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推动银龄事业和银发产业创新性协同发展,营造更为温馨的乐龄家园。
老同志志愿者代表、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家禾分享了他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传递了广大老同志继续发挥专长、回报社会的初心和决心。
此外,启动仪式上表扬了志愿者先进典型;向上海慈善基金会、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等支持单位授牌,并颁发了2025年“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者证书。
各主(承)办单位领导,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新闻报社、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小杨生煎企业管理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好美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市老干部工作系统负责同志,以及离退休干部志愿者代表等共250余人参加了活动。
扫码安装
上海老干部APP
扫码关注
上海老干部公众号
扫码关注
关心下一代
www.shlgb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