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深化“宝山荟”品牌 让“余热在网格中生辉”

发布日期:2025-08-12

宝山区委老干部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深化“宝山荟”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走进街区、网格参与基层治理,在人民城市建设中发挥老干部的“余热光辉”,为宝山“一地两区”建设贡献“银龄力量”。

 
 
 
 

荟才聚宝

打造银发人才新高地

 
 
 
 

构建“头雁领航”能量磁场。牢牢抓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认真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行动,依托樱花党建沙龙、支部书记党建课堂等培训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学习教育,引导老书记们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的“领头雁”和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积极投身到人民城市建设和基层治理当中来,在“我是社区协理员”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活动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荟萃“银发人才”智慧力量。实施“人才拓展”计划,不断挖掘和培育离退休干部和“五老”中的骨干能手,建立宣讲、医疗、法治、养老等七大类500余人的人才库。接续培育热情高、能力强、有特长的“银发达人”参与到“街事会”“协调会”“评议会”等网格治理项目中,持续推进老干部参与街区治理走深走实。

发挥“典型引路”示范效通过示范引领,积极培育、宣传典型人物,涌现出魏刚、盛华平、张月琴、陈德骅等一批先进典型,分别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上海老年报》多次报道宝山老干部志愿者先进事迹,在党员干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广泛共鸣,在全社会树立老同志赓续传统、发挥余热的良好形象。

 

荟心聚力

共赋基层治理新效能

 
 
 

建设“薪火相传”大讲台。与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团区委、区妇联、区总工会等单位联合打磨、共同形成《浴血宝山——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从红色家书中吸取精神力量》《核潜艇真神——彭士禄的故事》《“老三篇”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等一批精品宣讲课程,组织“宝乐青山”银发宣讲团成员及区域内具备宣讲专长的“五老”志愿者进社区、进街区、进网格,讲活党的红色历史、讲透党的创新理论、讲实城市可喜变化、讲好身边生动故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搭建“银龄治理”大平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争做“城市治理合伙人”,深入社区治理学院、街镇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等阵地,广泛开展“银发献智”“余热暖邻里”“数智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创新“达人+团队”模式,切实把老同志带头作用集聚在群众工作的第一线。

丰富“余晖闪耀”大舞台。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时事热点开展书画征集、文艺汇演、“行走的思政课堂”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老同志们尽展乐龄风采、尽享乐龄生活。整合友谊路街道、高境镇等街镇“旗舰型”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就近打造示范型老干部工作阵地,助力老党员、老干部共享精彩的家门口舞台和精神文化活动新平台。

 

荟行聚智

构建转型发展新机制

 
 
 

落实“五责协同”。区委高度重视,抓住政治责任关键环节,全区老干部工作紧密围绕助力宝山“一地两区”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坚持“两纳入”“三同步”,切实将老干部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培训、考核体系,协调各街镇、委办局党委(党组)齐抓共管。全面落实区情通报、听取意见、走访慰问等工作制度,及时将中央精神、市委要求和区委工作大局、发展任务,传达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广大老干部。

强化“片区协同”。主动融入“多格合一”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走进社区、街区,进入社区治理学院和65个综合网格,探索推行“人人都是网格员”,把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街区的每个“神经末梢”,充分实现老同志发挥作用和基层治理需求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坚持“共建共享”。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共办、合作共赢”为理念,与宝钢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上海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党群人事部等协同打造宝山老干部工作共同体,集聚区、企、校、所各类老干部工作主体的人才资源和优势力量,有效盘活区域资源。全面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加强需求、资源精准对接,促进资源共享、阵地共享、服务共享、信息共享、项目共享,共同建设群众满意的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参与基层治理水平。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