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福民同志孝亲敬老典型事迹

发布日期:2015-01-08

姜福民看了一下表,两点过5分,该到母亲吃下午餐的时间了。他从床头柜里拿出塑料针筒,一点点地慢慢推射进连接在母亲身上的鼻管里。“医院里发的针筒太细,不能推自己榨的果蔬汁,我特地去买了这种针管粗一点的。”

姜福民的母亲隋真遇是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离休老干部,卧病在床多年。照顾母亲这么久,就连隔壁病床的人都不知道,这并不是他的亲妈,而是继母。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姜福民做到了,2009年,母亲查出患了胃癌晚期,但从近期的检查报告来看,她的病情却始终控制得很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一份恩情:“母亲陪伴父亲大半生,对这个家有恩”

姜福民今年68岁了,退休8年来,没有出去玩过一天,全部时间都花在了照顾家里的老人身上。他的父亲和隋真遇是再婚家庭,结合至今已经35年。姜福民说,妈妈对这个家是有恩的,她不但陪伴中年丧偶的爸爸大半辈子,还一起拉扯他们兄弟几个成家立业,就连对第三代也非常关心。去年他的侄子考上研究生,虽然老人眼睛已经看不清字,但把通知书念给她听时,马上开心地说“我孙子真不错!”“我们北方人有句话,叫‘嫁给爸就是妈’,母亲对我们一家是有恩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每天,姜福民在家里买汰烧操持好之后,10点多准时赶到医院,他的包里塞满了东西,都是瓶瓶罐罐,因为现在母亲只能吃流食,一个玻璃瓶里是中午吃的果蔬汁,盒子里的菜泥是下午两点吃的,傍晚要喝鱼汤,一次都不能搞错。

在病床前,姜福民拿出了他的宝贝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母亲每天的“病历”:“14点20分,点心营养果蔬汁,240ml+水30ml;15:00理发;16:20清基胶囊+水;17:20晚餐,薏米红豆菜粥。”“顾医生查房,母亲近日少语多睡,对话木讷,建议适当减服思瑞康量,再观察……”姜福民说,做这些记录便于以后追溯,如果母亲哪里不舒服了,可以查看以往的病情变化。

一句承诺:“您没有女儿,这些事只能由我这个儿子来做了!”

1990年代初,姜福民的爸爸生病住院,几个儿子轮流在医院照顾,隋真遇对老伴感慨说,你生病了儿子们都这么照顾你,将来我老了怎么办?这句话传到姜福民耳朵里,他当天就赶到医院,当着两位老人的面保证,“妈妈将来您要是老了,我们一样会这样照顾您,您放心。”隋真遇听了当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2009年,隋真遇因为身体不适而住进岳阳医院。做肠镜时,病床上留下了一堆秽物,她本人也因为罹患老年痴呆症而意识模糊,陪她一起做检查的姜福民二话不说就把病床处理干净了,但要帮老人擦身时,他犯难了,尽管老人意识已不太清醒,但每次洗澡擦身都坚持自己来,从不要别人帮忙。姜福民凑近老人的耳朵说,“妈妈,您没有女儿,这些事情只能由我这个儿子来做了!”老人一听,哈哈哈笑了,点头同意。从此以后,姜福民每次帮她换衣擦身,她都不再拒绝。

一片尽心:“自从母亲生病后,我也成了半个医生”

姜福民说,老一辈人的思想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想法很传统,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如果我们小辈能做到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就算有一天老人离开了,自己也不会留有什么遗憾。

隋真遇住院后,姜福民赌过一次,就是“给妈妈吃药”。事情是这样的,刚住院时,老人一直高烧不退,身体有炎症,但再大剂量的抗生素已经不能再用,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一个偶然的机会,姜福民在广播里听到有专家推荐中科院生命应用所研制的一种新药,对增强抵抗力非常有用。他决定赌一下,马上联系电台,打电话到中科院,买来了这种新药。他赌对了,母亲服药后第三天,烧就完全退下去了,坚持到现在,每次流感、发烧她都能幸运地躲过。其实,这种药很贵,而且完全自费,买一次就要好几千元,“一万多元的账单也付过好几次了。”

自从妈妈生病后,姜福民成了半个医生。他买来《饮食草本》、《本草纲目》等书仔细琢磨,母亲的血脂高了,减哪种食物加哪种食物,他都记录下来,他还把自己当成做试验的小白鼠。在给母亲吃的果蔬汁中,要用到生土豆,姜福民担心老人家吃了会不舒服,就每天把生土豆打成泥,先试吃了几天,发现没什么异样,再给母亲吃。

 

(虹口区委老干部局推荐)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