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路局关于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5-07-1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要求。随着社会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基本保障,在以家庭亲情维系养老的精神慰藉传统方式的同时,以丰富精神生活为主的“文化养老”已逐渐成为老年生活的又一大支撑。因此,如何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已成为老干部工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正确理解文化养老的含义及意义

文化养老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较新的概念,是指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是以社会文明与发展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强健体魄、调适心态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的养老方式。离退休干部是当前老年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离退休干部中大力推进文化养老是因为这支队伍具备了文化养老的基本条件。他们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对情趣高雅,融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文化生活以及丰富充实的晚年生活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同时,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很多方面是推进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所以,通过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能够带动和促进文化养老这一系统工程的全面展开和不断完善,进而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现状

最近,我们对铁路上海地区离退休干部的文化养老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其中:离休干部30份,退休干部90 份。问卷从离退休干部的物质生活基础、文化需求、情趣爱好、学习兴趣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离退休干部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国家给离休干部比较优厚的生活待遇,有83%退休干部月养老金超过3000元。

2.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离休干部由于平均年龄85周岁,身体状况总体不够理想;退休干部平均年龄68岁,身体状况较好。但从精神层面看,由于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有47%的离退休干部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失落感和孤独感,也有少数离退休干部流露出自卑、寂寞、空虚的消极情绪。

3.文化需求指数较高。离退休干部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较高,自我实现愿望和文化消费能力较强,积极养老意识也更强,对晚年生活有更多的憧憬。一是活动以家庭和社区为主。离休干部因年老体弱,活动以居家休闲居多;退休干部则不然,精力相对充沛,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比较普遍。二是兴趣爱好广泛。离退休干部日常活动涉及内容 相当广泛,包括看书读报、撰写文章、唱歌、书画、摄影、旅游、垂钓等,对时政新闻、养生保健、文艺活动特别感兴趣。三是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热情较高。一些身体较好的离休干部还坚持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和老干部文体协会的活动;上海铁路地区的退休干部参加企业和地区老年大学的比例已超过36%。四是发挥余热积极性高。不少离退休 干部继续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在关心下一代、为企业改革建设献计献策、参加捐助、帮困等社会活动中经常有他们的身影。

三、当前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主要方面

(一)老干部工作要注重树立文化养老的理念文化养老是在传统的待遇养老、物质养老的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养老方式,体现了精神与物质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文化养老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要求我们老干部工作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工作理念,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老干部生活实际,把更多的愉悦和快乐通过文化互动的方式传递给老干部,增进老干部的身心健康,达到“乐在学中、娱在动中、寿在其中”的目的。另一方面,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在老干部群体中大力做好文化养老的宣传工作。积极地把文化养老惠及老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向老干部宣传普及,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充分认同并逐步转向文化养老,积极营造文化养老的良好氛围。

(二)要开渠挖潜、条块联手,扩大“文化养老”的影响力文化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单靠企业或只靠地方都难以推进文化养老工程。当前,老干部文化养老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比较丰富,但活动场所等基础资源不足仍是一大制约因素,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挖掘潜能,即(铁)路地(方)资源共享,走条块联手之路,整合优势,交叉互补,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共同满足离退休干部的文化需求。要打破条块格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离退休干部不分企业与地方,都能在居住地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为建立单位、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文化养老”体系起到助推作用。我局老干部部与杨浦区委老干部局开展了四年的“条块联手”合作,成效令人满意,居住地老干部的文化生活比以往更为丰富、更具吸引力,广受离退休干部的欢迎。

(三)要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主阵地作用,增强老年大学“文化养老”的功效老年大学是文化养老的重要载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老年大学之所以能吸引老年人,不仅因为它是老年人包括老干部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在老年大学中感受到“文化养老”的浓厚氛围和乐趣,这也是老年大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老年大学要注重增强三种功效:

1.增强老年人的价值感。老年大学围绕“康乐”这个老年教育主题,不断拓展文化知识、娱乐活动、养生常识等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各类传统文化知识如书画、文学、历史,以及现代知识技能如电脑、投资理财等使老人们开启心扉,扩大眼界,开阔胸怀。不少老干部通过老年大学这个新知识、新文化传播基地的学习,激发了热情,丰富了晚年生活,使他们更健康、更快乐、更有价值感。

2.增添生活乐趣。要针对老年教育的特殊性,根据老年人学习兴趣、方式、环境的差异,注重老年人特别是老干部的个性化需求。教学内容既要突出现代科技,又要加强如法学、保健、心理调适等个性需求,满足他们增强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和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能力。

3.激发“老有所为”的潜能。离退休干部对社区的发展状况比较关注,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较强。老年大学应贴近实际进行教学,帮助老年人特别是老干部更新知识,为他们搭建老有所为的平台,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技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自身努力继续服务社会。

(四)要探索并建立“文化养老”的长效机制推进文化养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意识、政策支持、工作服务、设施设备、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认证, 建立规范推进的长效机制。

1.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文化养老”的全员意识。推进文化养老是社会养老事业的一大进步,它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逐步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养老的关注度和知晓度,逐步认清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需求的重要性,逐步认识推进文化养老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把推进文化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2.要科学制订文化养老规划。政府部门是推进文化养老的主体和主导,要将“文化养老”纳入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老龄事业的发展规划,高度重视,开阔思路,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要深入调研,定期交流总结,帮助指导基层社区和行业的文化养老工作,促进文化养老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同时要为文化养老工程提供政策上、制度上、资金上的支持。

3.要注重把文化养老与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离退休党支部设置,丰富活动内容,探索离退休党员干部喜闻乐见、务实有效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带头参与并亲身实践文化养老,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拓展自己的爱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