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关工委盘活区域资源 打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系统工程

发布日期:2015-06-18

杨浦区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城区,拥有百年大学、 百年工业、百年市政“三百文明”,区域内居民社区、学校校区、部队营区、科技园区、企业商区和众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为我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沃土。

   一.资源现状分析杨浦区有12个街镇,按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六区”:

1.居民社区。目前,已形成了区—街镇—居民区—楼组四级关工工作网络,并拥有一支近2500名老同志参加的“五老”志愿者队伍。社区成为区域内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阵地。

2.学校校区。辖区内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理工大学 等高等院校10余所,中小学110余所,在校学生等未成年人10余万。目前,各校均建立了关心下一代组织。

3.部队营区。辖区内有二军大、海研所、南政院等驻军单位,有利于老同志进入军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开展国防教育。

4.科技园区。辖区内有10多家科技园,其中7家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这些企业高智青年员工亟需人文关怀,帮助他们爱岗敬业、成长成才。

5.企业商区。辖区内有大批商场、大型超市等。企业需要老同志给予年轻职工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同时,企业也能为社区青少年和在校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提供帮助。

6.教育场区。辖区内有许多人文景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上海院士风采馆、国歌纪念广场、杨浦城市规划馆等,可以为“五老”和青少年学生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的参观、学习场所。

二、实践与做法

近年来,杨浦区关工委根据工作任务、“五老”优势和青少年需求,以“制度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动”为工作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导向,挖掘、整合“五区”资源和力量,不断推进杨浦关心下一代工作。

1.以社区为核心,整合工作力量。社区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阵地。根据青少年的需要和老同志的特长,在社区成立了“金色夕阳”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区老干部报告团、老干部文化艺术团和12个街镇的志愿者中队。通过组织推荐、上门走访等方式,吸收一大批刚退下来的老同志,进一步充实了工作队伍,保证队伍的延续发展。开展了“争当六大员,共筑中国梦”、“金色夕阳行”等主题活动:组织和引导老干部争当“党的政策宣传员、社会道德示范员、和谐社会促进员、教育后代辅导员、社会风气监督员、社区文化倡导员”,使老干部成为推动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发展的“积极的政治力量”。

2.以资源为依托,搭建工作平台。根据青少年实际和老同志特点,发掘和协调“六区”资源,搭建工作平台,促进工作发展。一是依托大中小学资源,开展“同飞蓝天,共同育人”关心下一代工作。由区关工委、教育系统关工委牵头,高校关工委和街镇关工委积极参与,组织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组织老教授、大学生深入中学,开展科普活动。区关工委还利用假期,组织大中学生到部分居民区进行挂职锻炼,组织商区和园区有关企业对大学生开展实习培训,为青年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目前已有复旦、同济、财经等5所高校和14所中学参与7个社区共同育人工作,大中学生通过锻炼,促进了自身成才和发展,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很大提高。 二是依托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的师资力量和场地,举办军地联合党校。每年1~2期,每期为期1周,招收学员40名左右,分别由各“区”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参加。通过教师授课和老同志辅导,为青年同志提供系统学习党的知识和理论的机会。据统计,三年来,军地联合党校培训的240余名学员中已有12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三是依托社区、园区和商区资源,把关爱延伸到企业。“园区”和“商区”里青年职工居多,且外来人员占大多数,由于远离家人,初涉社会,在工作上、生活上需要有人“扶一程,帮一把”。我们组织各街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关心青年职工成长,并在条件成熟的企业成立关工小组。老同志和年轻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通过谈心交流、传授工作技能、举办联欢活动等,让这群漂泊在外的年轻人感受到家的温暖,鼓励他们为企业发展做出努力。

3.以需求为导向,安排工作内容。从广大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出发, 积极发挥“五区”优势,合理安排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向生活困难的青少年伸出援助之手。区关工委要求各街镇联合社发科、妇联等部门,了解和掌握需要帮助对象的信息,积极协调各 “区”资源,为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如:区教育系统设立的“夕阳情”奖学金,几年来汇集捐款达40万元,已有1500余名学生受助;五角场街道退休教师仓喜卿牵头成立“园丁助学站”,36名退休教师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家境困难学生补课。据统计,近两年参加过“园丁助学站”辅导的学生逾150名。二是在开展帮扶工作上献爱心。区各级关工组织与综治办、司法科一起,组织老同志到监狱进行结对帮教。老同志与服刑人员进行谈心、书信交流,向他们赠送书籍,用亲情来教育和感化他们,鼓励他们认真改造,早日重返社会。2013年春节前夕,区关工委与团区委等单位带领区老干部报告团赴区看守所,为6位未成年在押人员举行了“冬日阳光”成人仪式,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三、存在的问题 

1.工作网络方面:关工工作的覆盖面有待于拓展。关工委联动发展的意识还不强,注重纵向深入,忽略横向拓展,结构比较单一。同时,关工工作主要依靠社区,工作触角目前仅延伸到企业,其他三“区”的关工工作网络需要进一步拓展。

2.工作机制方面:“五区”联动缺少长效机制。“五区”在工作联动方面呈现单打一或是一对多现象,由关工委牵头分别与“五区”开展活动,而“五区”相互间并没有有效沟通和联系。活动内容较单一、形式较分散,区域联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3.工作队伍方面:“五老”队伍需要发展壮大。“五老”队伍亟需吸纳一批身体状况较好又热心公益的新退下来的老同志,实现队伍的有序接替。一些老同志在积极传递正能量方面还存在意识不强或认识有偏差等问题。

四、思考与建议 

1.盘活区域资源,搭起“连心桥”。按照“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共同发展”的思路,以区关工委为核心,各级关工组织建立健全“五区”联动工作机制,吸收来自“校区”、“营区”、“园区”和“商区”的驻区单位作为关工委成员单位;并在原有关工四级工作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横向拓展,探索在“园区”、“商区”推进关工工作,注重深入性、扩大覆盖面。

2.着眼工作需求,打好“组合拳”。“五区”联动的关工工作机制要确保取得实效和长效,必须建立一系列相关工作制度。比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安排“五区”资源,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建立定期研究、协调的工作制度,协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点片结合、以点带面、片片相连的工作格局。

3.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动力源”。“五老”队伍有序接替的问题日益凸显,刚退下来的老同志相对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具有发挥余热的有利条件。对此,首先,要进行全面了解摸底,依托“金色夕阳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招募活动,采取报名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吸收新生力量;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深挖老同志的优秀事迹,树立先进典型,以正能量带动正能量的传递;再次,要对老同志开展正向引导,倡导“随时关爱”的理念,就像“随手公益”一样,倡导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