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www.shlgbj.gov.cn
发布日期:2015-06-02
活动背景:今年,宝钢老干部工作部、宝钢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根据中央组织部提出的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念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题的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的要求,以及上海市委老干部局关于就近就便组织离退休干部“看改革成果、看经济发展、看社会进步”的“三看”部署,结合宝钢投产30周年,策划组织了此次“请老同志回家——喜看宝钢新变化”活动。从5月初开始,千余名离退休老同志在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分期分批“回家”,感受宝钢发生的新变化。
五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
不久前,绿树环绕的宝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中有为宝钢建设呕心沥血的老领导、各条战线的管理者,还有科研战线的专家、工程师、技术人员,他们是宝钢的开拓者,宝钢建设的先行者,如今他们都已年过六旬,甚至有的年过八旬,但是他们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宝钢。纪念宝钢投产30周年的“回娘家”之行,再次点燃了他们的激情,如同年轻时那般。
站在当年指挥、工作过的地方,老同志们心绪难平,当年艰苦岁月的点点滴滴又再次清晰起来。退休干部、技术专家戴朝发回想起当年原料码头被撞断时自己终日奔波在现场的往事感慨万千:“我们这代人把全部身心都交给了宝钢,不求回报,只盼着宝钢一年比一年好,这辈子我们永远热爱宝钢。”
“宝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现在看到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说明宝钢有希望!”这是宝钢管线钢的带头人、“宝钢功勋人物”技术专家陈钰珊的肺腑之言。“无论何时,宝钢人都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才能把企业做优做强”,这样的体会,“回娘家”的老同志们都说有同感。宝钢产品展示厅内,一位老同志在奥迪车身前驻足良久,感慨地说:“宝钢汽车板制造的汽车受到市场青睐,我很骄傲,因为我是宝钢人!”人群中,有不少是退休10年以上的老同志,他们边听讲解,边仔细地看着展台上的航天航空材料、核电材料等高精尖产品,而现代化厨房里的钢铁精品,更令他们啧啧赞叹,“我们很久没有回来看看了,恨不得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刻在脑子里”,宝钢的辉煌成就在流光溢彩间,也深深定格在了老同志们的心里。
置身于全自动化的1730冷轧成品库,几位曾经在技术领域工作的老同志蹲下来摸一摸板卷、与板卷“亲密合影”,用他们的话说,看到板卷就特别亲切,工艺、参数、质量等又回到了脑海,一切都是那么令人难忘。“看得出宝钢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产品越来越先进”,退休干部顾金海由衷地说。这也是所有老同志的心里话。
“小树苗已成参天大树”
“我们当年种下的小树苗,现在已经是参天大树了。我们当年的愿望就是要把宝钢建成花园式的工厂,如今,比我们预见的还要好!”老同志们充满感情地说。“许多年没进厂区了,都不认识了!”““回家了,真开心,今天就像过节一样”无论是车窗外满眼的绿色,还是动物园里“闲庭信步”的梅花鹿、争相开屏的孔雀,都使老同志们仿佛置身于公园。“太美了,太亲切了,这跟我们在国内外旅游看到的风景是完全不同的。”许多老同志激动地说,“我们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这里是我们的家园!”
钢铁厂要与环境和谐共存,这是冶金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回娘家”的老同志们看到了建成投运不久的首个16层楼高的钢结构原料大棚,对原料区域的铁矿石做到“煤进仓、矿进棚”和不再露天堆放、粉尘四溢感到十分高兴:“这是宝钢的环保大手笔,今天亲眼所见,不虚此行!”
“85·9”精神是恒久的财富
“‘85·9’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宝钢人,宝钢二次创业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老同志们说。曾经为宝钢建设贡献智慧和汗水的老同志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当年像爱家一样爱厂!”回到“娘家”,老同志们心潮澎湃。“宝钢功勋人物”佘永桂、退休干部金学俊、曾令元等老同志纷纷带着无尽的感怀,回忆了与宝钢风雨同舟的难忘经历。他们说,“85?9”精神是一笔恒久的财富,拥有这种精神,宝钢可以应对困难与挑战,谋求新的发展。老同志们相信年轻的宝钢职工一定会干得比他们当年还要出色,宝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后 记
参观结束时,老同志们回眸厂区的那一瞬间,给了我们无限的感动和震撼。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爱,这种赤诚的爱,是写在心里的,是对宝钢发展无法割舍的牵挂……正如一位老同志所说的,“宝钢在我的心里,永远年轻、永远美丽”。这也是所有宝钢离退休老同志共同的心声。
(宝钢老干部工作部)
扫码安装
上海老干部APP
扫码关注
上海老干部公众号
扫码关注
关心下一代
www.shlgb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