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大格局 积极探索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途径

发布日期:2019-05-23

虹口区委老干部局课题组

一、充分认识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大格局的重要意义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李强书记在上海市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城市基层党建进一步深化。

城市基层党建是以街镇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作为社区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培养,忠诚党的事业,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社区党建和基层治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是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街道社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关键所在,更是各单位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引领的分内之事。要通过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特别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进一步打破单位体制、行政隶属的束缚和壁垒,促进离退休干部原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互联互动,激励老同志就近发挥积极作用。

二、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加强三项建设,积极传播正能量

以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为主导,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干部活动室、关心下一代组织、老干部网宣队伍以及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等平台的作用,构建起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团组织为补充的活动体系,紧密结合三项建设推进正能量活动。日益成熟的“听爷爷奶奶讲故事”“老书记工作室”等品牌工作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协助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楼宇党建工作等方面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推进社会治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开展试点工作,创新组织设置

2018年初,我区选择在北外滩街道开展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参加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探索建立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三级网络。在居民区层面,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兼任居民区党组织委员,力争在34个居民区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在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较为集中的居民区,成立离退休干部党小组。在片区层面,结合市民驿站的不同定位,在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各类兴趣爱好团队、社团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中,探索建立“功能型”党组织。成立北外滩夕阳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由社区科普达人、北外滩机关退休支部的龚建豪担任书记,以科普宣传为抓手在社区发挥作用。在街道层面,依托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结合书记工作室建设,聘请离退休干部党员为领衔人,带教居民区党建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依托金领驿站,建立“红色记忆名师工作室”,聘请离退休党员为领衔人,协助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楼宇党建工作。

三、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研中发现,街道、居民区党组织没有充分认识离退休干部党员是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认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是老干部工作部门和原单位的责任,与居住地关系不大,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思想上有顾虑:有的单位情结深厚,担心到社区报到,与原单位关系会越来越疏远;有的害怕到社区报到“亮身份”后,社区党组织会安排各种任务,牵涉过多精力,影响正常生活;有的因为“面子”问题,放不下“架子”到社区报到。因此,离退休干部党员中观望心理较多。

(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原单位和社区、街道和老干部工作部门之间联系沟通和相互配合还不多、不及时,需要进一步磨合,充分发挥整体合力。二是尚未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由于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对此项工作的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尚未明确。三是尚未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本区各街道老干部工作由人力资源办负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由党建办负责,而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归口在何处,各方认识有不同,存在“推倭”‘扯皮”现象。工作经费使用、人员配备都相应存在一定困难。

(三)城市社区离退休党员构成情况复杂

社区居住的离退休党员包括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的机关、事业、国企单位党员,以及社区基层单位原有党员。老党员们日常活动较为复杂,一部分党员只参加原单位党组织活动,一部分愿意就近就地参加组织活动;还有一部分因房屋搬迁、照顾儿孙等原因远离所在党支部,不能够及时参与组织生活。

四、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对策和思考

(一)加强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原单位、街道、居民区要充分认识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延伸,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不断融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大格局,将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纳人社区党组织工作体系,实现对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学习活动、发挥作用、关心照顾等全面覆盖。

二是做好宣传动员。离退休干部原单位党组织要充分认识社区基层党建的资源优势,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参观考察、典型事例宣传等形式,增进老同志对社区的了解和感情,通过示范带动,逐步打消老同志的思想顾虑。街道、居民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党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资源,上门走访、组织座谈、参观活动,邀请参加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向老同志介绍社区、宣传社区,通过活动吸引、组织凝聚,让老同志逐步由“被组织”向“主动参与”到“发挥作用”发展,达到走进社区、融人社区、建设社区的目的。

(二)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在区层面,区委组织部要把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人全区党建工作整体布局。年初订计划,年终抓考核,明确考核对象、考核范围、考核标准,切实将这项工作责任到单位、到部门、到责任人。区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和组织实施。在街道层面,街道党(工)委履行第一责任,把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范畴,由党建办负责。同时,将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人居民区党组织及支部书记的考核内容,通过责任传导,真正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在居民区层面,居民区党组织要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和学习活动,带头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定期向原单位党组织反馈离退休干部党员在社区参加学习、活动、发挥作用等情况。

二是完善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老干部工作部门、街道要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人员和经费的研究,特别是探索运用项目化运作方式申请社区党建专项经费,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建议参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工作补贴标准,给予“常规型”和“功能型”党组织书记适当的工作补贴。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充分挖掘、树培、宣传在社区离退休干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先进人物,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三是完善工作沟通机制。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要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抓好动员,完善报到反馈机制。离退休干部原单位党组织要主动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到居住地联系报到工作。同时,将本单位离退休干部党员情况按居住地进行梳理并将汇总情况主动提供给社区。居民区党组织要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报到接收工作,掌握离退休干部党员基本情况,并建好信息库。对没有报到的党员,主动上门关心,引导老同志参与社区活动。并将报到情况、参与活动情况及时反馈给离退休干部原单位党组织。

(三)整合各方资源,引导老同志到社区积极发挥作用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从调研情况看,由于居住在各居民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人数、现实条件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因此,建议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建立不搞一刀切,各居民区党组织将报到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可以就地编人现有社区党组织,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兼任居民区党组织委员,在社区发挥作用;条件成熟的居民区党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成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区委老干部局积极探索在老干部大学、区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组建“功能型”党组织,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发挥作用。街道、居民区党组织要紧紧依托社区文化中心、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积极探索在条件成熟的社会团体、兴趣组队成立“功能型”党组织,组织老同志在社区就近发挥作用。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区委老干部局探索在区老干部大学、社区学校、市民驿站等设立老干部活动点,探索构建“区一街道一社区”三级活动网络,通过课程配送或联手办学的方式,让老干部在社区参加学习活动,不断满足离退休干部党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探索在区党建服务中心、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挂牌“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点”,确保离退休干部党员在社区开展活动有场地、有服务、有内容。

三是项目化运作。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服务导向、需求导向,挖掘一批有职业优势、个人特长和有到社区服务意向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尤其是退休干部党员,形成离退休干部党员服务资源清单。与街道社区政治理论宣讲、形势解读、法律咨询、社区基层党建等需求项目对接,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员正能量活动的实效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