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助推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发布日期:2019-05-30

方亚康  李永昌  吕健   贡瑞年

自《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下发以来,市国资委系统老干部工作部门根据《方案》要求,结合系统实际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又适逢国办下发《关于在部分城市开展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函〔017〕7号),明确在上海等5个城市开展该项工作试点。市国资委老干部处课题组试图通过此次调研,将两项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共融共通,既准确贯彻中央、市委意图,又达到二者相互促进、服务大局的目的。

一、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及其成效,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提供借鉴和参考

截至2017年底,市国资委监管的45家企业中,有离休干部3636人,市管退休干部490人。系统现有离退休干部党委3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416个,离退休干部党员5815名(其中退休干部党员统计到组织关系仍在原单位且系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管理岗位退休的人员)。

近年来,市国资委系统各级党组织和老干部工作部门高度重视社区老干部工作,结合企业改革发展新要求,紧贴离退休干部实际,积极探索形成工作机制,建立相关制度,不仅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也为加强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主要做法如下。

(一)积极主动,推动试点落地

根据中央、市委要求,市国资委系统认真配合、积极推进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参加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在现有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保持原单位服务管理的同时,主动与社区对接,进一步打破单位体制、行政隶属的束缚和壁垒,动员和组织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城市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制度先行,定期联络沟通

各集团老干部工作部门重点加强与各区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居住较集中的街道和居委会的沟通联络。建立社区老干部工作通信联络手册,掌握每位离退休干部所在的居委党支部书记(主任)、社区助老联络员、社区保健医生的联系方式;明确单位与社区联系的直接责任人;明确对每个离休干部所在居委上门联系每月不少于一次,尤其是老干部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变化时及时通报居委;定期研究社区老干部工作情况,及时通报反馈社区老干部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与社区相关部门开展座谈、联谊等活动,建立健全沟通联络制度,促进社区干部对企业老同志的了解,切实提高双方对老同志精准化服务水平。

(三)搭建平台,加强企社联合

企业集团主动将为老服务资源向系统外离退休干部开放,实现企社联合,资源共享,方便老干部就近活动。如电气集团老干部活动室多年来一直向附近离休干部开放,现常来活动的老干部有四分之一是系统外的,老干部大学、合唱团、兴趣小组等也都欢迎这些老干部参加。上海汽轮机厂老干部活动室设在厂区外的居民区,多年来,坚持向社区举办各项活动开放,配合社区定期举办健康咨询、法律讲座等活动。社区也为老干部活动室增添了数字影视设备和每月影片的更新。企业集团还大力支持老同志在社区担任学习组长,每月为他们提供录音辅导报告、学习资料等,鼓励老同志在社区组织开展学习、娱乐活动,为社区综合治理发挥作用。

(四)联手服务,利用社区资源

联手社区积极主动为老干部居家养老提供便利,为老干部排忧解难。让老干部享受社区的老年助餐、助医等服务,很多老干部办理了家庭病床,社区医生定期上门服务;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看望孤老;享受区里提供的免费清洗空调等便民服务;与社区联手参加老干部邻里矛盾调解会;企业、社区工作者联手慰问老干部、祝寿等。点点滴滴的服务,使老干部深受感动,许多老同志还主动提醒集团不要忘记走访慰问居委会的同志们。

(五)因地制宜,方便就近学习

企业集团为方便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离退休干部居住集中的社区建立“老干部学习点”。切实践行了市委提出的“实行党员组织关系由一个党组织主管,参加多个党组织活动”的要求。如光明集团在程桥街道建立“家门口学习点”,为老干部开展组织生活、方便学习提供条件,并与社区联合开展活动,让老干部与社区党员共同学习,共同得到关心照顾,共同在社区发挥作用。

(六)条块结合,参加区域活动

电气、光明、华谊、交运、上药等集团老干部活动室积极参加所属区域联合体的各种活动,既丰富了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密切了企社联系,老同志积极参加知识竞赛、共话初心、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活动,为和谐社区建设发挥了应有作用。

二、两项试点工作任重道远,必须正视面临的困难

两项试点是新形势下的新举措,经过各有关单位的努力,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碰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难。

难点一:各方认识难统一。部分企业老干部工作者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把它当作“多出来”的事,认为增加了工作负担。有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对“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心存疑虑,担心参与“多重管理”后,反倒成为“都不管”的人,因此还处于观望之中,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有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对社区管理的认可度不高,缺乏归属感,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社区方面,有的党组织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分内事”“要紧事”来做,工作人员有“要我做”的想法,工作得过且过。上述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工作的推进。

难点二:社区配套难满足。大批离退休干部党员纳人社区多重管理后,社区党组织面临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和不平衡。虽有部门管理、有人员负责,但人手少、任务繁杂,无法全身心投人;虽有学习活动场地,但场地有限,党员人多,应接不暇。社区离退休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组织水平有限,难以满足离退休干部党员的需求。

难点三: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难以形成合力。《方案》明确了组织、人社、老干部、原单位、社区都承担相关责任,但存在多部门各自为政、沟通不足等情况,缺乏整体统筹协调,对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指导不够。当前正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规范性、具体化的工作机制,在平时工作开展中,还存在“知情不热情”“被动不主动”“关心重视程度不一”等问题,原单位和社区、街道和老干部工作部门之间联系沟通和相互配合不够、不及时,需要进一步磨合,充分发挥整体合力。

三、加大对两项试点工作探索力度,助力国资国企改革大局

(一)提高认识,自觉探索推进

两项试点工作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对老干部、老年人管理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基层党建中有交汇点,落脚点都是充分发挥“以街镇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的城市基层党建作用,按照“创新组织设置、加强思想引领、发挥独特优势、强化服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将居住在社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和其他退休干部纳人社区党组织工作体系,实现教育管理、学习活动、发挥作用、关心照顾等全面覆盖。通过先行先试、共同探索解决改革难题,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对提高离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质量、保障他们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深化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面推开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二)明确责任,理顺组织关系

针对目前企业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流转不统一情况,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理清关系,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有关规定,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加强城市社区党建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企业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转人社区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先确定目标,以积极的态度和稳妥的步骤,逐步理顺企业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的划转机制。作为退休干部原单位党组织,也不能有一转了之的思想,应继续关心他们,做好困难帮扶和送温暖工作,在这方面很多企业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在工作推进中,要积极应对离退休干部队伍在人员结构、思想观念、活动方式、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要有创新意识和求解思维,自觉把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融人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中。

(三)企社联手,共同参与关心

可借鉴社区老干部工作的成功经验,让退休干部实现“四个就近”。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可按照地缘、业缘、趣缘组建“功能型”党组织。社区和企业条块联手,共同创造条件,关心和帮助党支部开展工作。企业党组织要主动与社区党组织加强沟通联系,及时向社区党组织推介原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劳动模范等有专长的人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体现他们的价值。

(四)完善机制,创新工作方式

《方案》要求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并附有《报到函》《离退休干部党员基本情况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登记表》《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社区学习活动情况反馈表》《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社区学习活动情况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基本情况汇总表》等。通过试点,社区反馈情况并不理想。我们建议开发“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系统”,或在现有党员组织系统中辟条路径,把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等情况在系统中实时反映,以便企业和社区及时掌握老同志的情况,为工作的推进提供相关信息。

在中央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大背景下,市国资委系统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积极顺应形势,在该项试点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为下一步全面推开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社会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单位:上汽集团老干部工作部市国资委党委老干部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