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用“互联网+关工” 助力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

发布日期:2019-05-31

杨浦区关工委办公室

为大力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的开展,区关工办对“运用‘互联网十关工'助力红色基因传承”这个专题开展调研,以期做好“互联网十关工”工作,使传承红色基因的关心下一代活动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一、背景与基础

区关工办以查阅资料、座谈讨论、参观走访、个别访谈等形式,重点研究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背景意义,排摸了杨浦区红色基因资源情况和“五老”参与网上关工工作等情况。

(一)认清“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重大意义

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要深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深化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推动广大青少年学习掌握红色基因的孕育发展过程、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把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传统融人灵魂,激励广大青少年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这是杨浦区各级关工组织的首要任务。

(二)探索“互联网十关工”的积极作用

把“互联网十”从经济领域引用到关工工作,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活动中,继续运用“阅读”“宣讲”“巡访”“征文”等传统做法的同时,重视运用“互联网十”模式,是大胆创新和有益探索,具有“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的积极意义。

(三)杨浦区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基因资源

据2000年全国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并经市委党史研究室确认,杨浦区有革命遗址遗迹71处,其中有毛泽东送赴法国勤工俭学青年的杨树浦码头遗址等。重要纪念场馆有国歌展示馆、院士风采馆等,还有陈赓大将夫人王根英烈士纪念碑、邱少云、杨靖宇、费达夫烈士铜像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这些遗址遗迹场馆,为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

(四)杨浦区网上关工载体和老干部网宣队伍逐步建立

1.网上关工载体基本实现全覆盖。2014年,区关工委建立了微信公众号;2016年初,区委老干部局建立了微信公众号“阿拉杨浦老干部”。区关工委各成员单位、联席单位和街镇建立的官网上都能够及时反映关心下一代工作信息;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活动、成果和典型事迹等宣传、报道在杨浦区基本实现全覆盖。

2.老干部网宣队伍成为关工宣传骨干力量。区委老干部局在2016年10月成立了“金色夕阳”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这支老干部志愿者队伍由两个网宣组、两个宣讲组、老干部记者团和原南京政治学院退休干部、教授组成的“众鑫有话”团队等组成。他们是网上宣传、报道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骨干力量。区关工办还在各关工联盟单位建立网宣通讯员队伍,形成了网宣工作的基本队伍。

二、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杨浦区着力加强“网上关工委”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亮点纷呈、富有成效。

(一)紧跟潮流创新形式

一是开办网上微展厅。杨浦是国歌诞生地,2017年11月顾秀莲主任实地调研国歌展示馆,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充分运用好这个重要的红色资源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区关工委认真落实该项指示精神,2018年3月在国歌展示馆举办纪念田汉诞辰120周年“‘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专题图片全国展演活动”时,运用网上微展厅方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网络观展服务,提高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的便捷性和吸引力,赢得好评。

二是开发网上微课堂。充分运用图、文、声、影形式,将红色传统、红色文化、红色理论等内容融人网络教育中,提升红色基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如,以关工委微信公众号为阵地,举办红色基因传承主题月活动,正能量工作室的老同志录制了教育青少年的视频《寄语》,离休、退休、青年、少年四代同堂录制诗朗诵《走进新时代,我们把红色基因传承》,进行在线英烈故事诵读、红色基因传承主题征文等,阅读量达2000多人次。

三是开通网上微直播。积极运用网络直播的方式,提升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的知晓度、参与率。如,在青年人集中的“哔哩哔哩弹幕网”开通“大家微讲堂•社区政工师”,青年人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app等途径收看相关内容,并通过弹幕适时交流。

(二)立足实际搭建平台

一是对接需求,着力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微信矩阵。区关工委将全区关工委成员单位、联席单位、街镇、共建科技园区、教育基地等五类单位的微信公众号整合成“微信矩阵”,实现信息资源平台化集约共享。关注了“杨浦关工委”微信公众号的网友,可以通过简单点击,直接浏览矩阵里各类公众号发布的有关红色课堂、红色故事、红色活动的内容。

二是发挥优势,广泛建立传承红色基因微信群。区关工办借助开展网上正能量活动契机,帮助参与关工工作的老干部和他们所在的党支部对接杨浦区在校学生以及创新、创业企业中的青年人,组建老青结对、老少结对微信交流群150多个。老干部们在微信群、朋友圈中撰写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利用彩视、美摄等app制作发布传承红色基因的小视频。

三是老少结对,组织开展老青结对博客秀活动。博客秀以“我的中国梦”“传承中华魂,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在结对青年帮助下,老同志纷纷在网站上开博客,围绕主题与青年人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畅谈体会,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做时代新人。目前,博客秀从最初的个人博客发展到团队博客,从只开设在市委干部局门户网站到在新浪博客等多家主流媒体网站开设,博客秀总阅读量已超百万人次。

(三)着眼长远健全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五区”联动机制。充分利用杨浦“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等资源优势,整合社区、校区、园区、营区、商区资源,将区内国歌展示馆、院士风采馆、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少科站等单位吸纳为关工委联席会议成员,整合资源,借势借力,联手为网上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

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共享机制。一方面,积极发挥“金色夕阳”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先锋组”的模范引领作用,该组目前已邀请全国特级教师于漪、全国劳动模范黄宝妹等老同志为骨干成员。另一方面,老干部正能量工作室吸纳22支老干部团队加人关工队伍,其中“网宣组”“宣讲组”“众鑫有话”“老记者”等团队已经成为网上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的主力军。在正能量工作室的带动下,全区各街镇组建了45支老干部网宣队伍,500多名老干部积极参与,形成网上传承红色基因的基本力量。

三是建立和完善“网宣工作”推动机制。通过举办网宣知识讲座、开设网宣技能培训班、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五老”网宣技能。通过评选“网宣达人”,奖励“上网流量”等方式,提高“五老”参与网宣积极性。通过加强与光明网、上观新闻、澎湃网、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合作,为“五老”开展网上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四是建立和完善“网上网下”互动机制。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网上网下紧密结合是把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人的关键。如,在组织全区青少年开展国歌教育活动中,不但请老教授在网上教唱国歌,讲国歌诞生的故事和聂耳、田汉、冼星海等人民音乐家、无产阶级文艺战士英勇斗争的经历,还组织中小学生分期分批到国歌展示馆、淞沪抗战纪念馆、四行仓库等场馆去参观体验,使网上网下相互呼应,切实将红色基因渗进青少年的血液、浸人青少年的心扉。

三、不足与对策

多年来,在区委领导下,区关工委按照市关工委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及形势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反映在:进一步把握互联网的规律和特性的能力还不够,网上关工工作的感染力,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还不强。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利用互联网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一)努力建立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

由区关工委牵头,各成员单位、街镇、联席单位参与网上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策划组织,形成“一部门主抓、多部门配合”的工作体系。各级关工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整合本系统本部门资源,形成主题教育整体合力,线上开展“护红”行动,坚定宣扬革命传统、宣讲英模故事。

(二)积极打造网传红色基因的文化产品

准确把握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及行为特点,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发制作符合时代发展及青少年实际的新型网络文化产品。如,将传统故事、英模事迹等,采取微动漫、小视频、小程序、表情包、游戏等网络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加工制作,使文本故事形象化、抽象理论通俗化、深刻道理生活化,让青少年在玩手游、刷微信、发动态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使红色文化传播形成声势、人耳人脑、产生效应。

(三)坚持创新网传红色基因的技术手段

丰富红色基因教育内容的网络化呈现形式。继续开办网上微展厅、微课堂、微直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让教育内容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现代气息,不断强化教育内容的视觉感染和情境熏陶,使教育走近青少年、青少年走进教育,让网络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新阵地。

创新适合网络和青少年特点的即时互动教育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开展红色传统、革命精神网上问答、点对点服务,以平等方式、网络语言与青少年互动交流,引导青少年在自我教育中成长。尊重青少年首创精神,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网络平台发动青少年撰写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观看红色电影,制作红色动漫等,主动参与红色基因传递,使他们在参与教育过程中不断深化理性认识,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精神力量。

(四)切实加大网传红色基因的保障

开展网传红色基因的培训。针对“五老”队伍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青少年网络心理和行为习惯的专门教育,开展新媒体、新技术、常用软件和app的集中培训,适时开办杨浦区关工组织新媒体工作专题培训班。针对专门从事网上关工工作的人员安排传媒专业培训,使专业人员不仅政治性、责任心强,还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队伍力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