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www.shlgbj.gov.cn
发布日期:2019-11-15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
2012年10月23日,“名惠”工作室在江苏路街道的岐山村居民区成立了,成员都是居住在社区的老党员、老同志。为了让工作室所处的愚园路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名人故事让更多人知道,为了传承这条百年老路深厚的历史文脉和红色基因,他们又依托工作室建立了社区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下,以愚园路红色资源为阵地,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向来自上海各区县的市民、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的同胞友人开展志愿讲解活动,成为了愚园路上一道亮丽风景。
建立工作制度
目前,名惠工作室共有党员6名,统战人士、社区群众等8名。2017年9月,街道在“名惠”工作室建立了功能型党支部,进一步规范了工作室的各项制度。建立了“有一本党建活动记录册、有一套制度、有一块阵地、有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工作室党支部把突出政治功能放在工作的首位,坚持每月有学习、有活动。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离退休干部党员保持先进性,或研讨交流学习体会,培训宣讲技巧,提升讲解质量等,基本做到了活动有主题、有记录、有成效。
开展宣讲活动
工作室成立以来,明确了以“传播红色基因”为功能特色,采取多种形式宣讲社区红色历史,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依托江苏社区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工作室宣讲活动重点在“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钱学森旧居”、“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历史文化名人墙”等红色旧址开展,面向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区内青少年等。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2018年,共宣讲150余场次,听众达7000余人次。目前,外区乃至外省市、港澳台的青年组团前来参观学习。如今,参观者络绎不绝,以“参观钱学森旧居,弘扬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在江苏路街道的社区青少年中也广泛展开。
培养小小讲解员
愚园路红色景点知名度不断提升,宣讲任务越来越重,工作室不仅仅停留于工作室成员讲解,还开始培养“小小宣讲员”——学生宣讲员,既能满足宣讲需要,又能让青少年在宣讲中接受教育。先后与愚一小学、市三女中高中、上海健康医学院、新虹桥高中、延安中学等学校联合开展校外“红色印记”拓展课,从每两周进行2小时的讲解培训到现在每周三次培训,传授讲解技巧。目前,已培训近200名青少年学生。其中,60名小小讲解员已能独立带团讲解,成为愚园路上的红色宣讲员、社区传播红色基因的新生力量,“愚园路红色印记宣讲团”后继有人。
举办专题讲座
名惠工作室不仅进行义务讲座,还积极举办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多种专题讲座,如工作室骨干霍白《向伟大祖国敬礼——愚园路感化》的报告会,林青为学生们开展愚园路历史风貌街的专题讲座等,让更多的人走近愚园路,了解愚园路,感受到历史名人的奋斗足迹和爱国主义情怀。自“名惠”工作室党支部成立以来,品牌效应更为显现。党支部组织党员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宣讲活动和各类培训活动,党员们参与志愿服务更积极了。工作室培养吸纳了更多的讲解员,新讲解员中既有新退休、“年富力强”的党员志愿者,还有青少年学生,也有热心为社区作奉献的党外人士,志愿者队伍更充实了。工作室的党员们不仅注重志愿服务,更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志愿讲解员队伍不断壮大,老党员的内心无比满足,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奉献是有价值的、是与新时代同步的。
扫码安装
上海老干部APP
扫码关注
上海老干部公众号
扫码关注
关心下一代
www.shlgb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