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丝带”志愿服务

发布日期:2019-12-05

普陀区甘泉路街道

为共同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让精神障碍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得到人文关怀,甘泉路街道依托“幸福甘泉朋友圈”,联合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打造“绿丝带”助医志愿者服务项目。“绿丝带”助医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有效引导了退休干部发挥正能量,推动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注重以老为主,确保目标明确

“绿丝带”志愿者主要由街道事业单位退休干部担当,一是退休干部政治热情高、荣誉感强。他们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对党充满热情,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二是退休干部有继续工作的愿望,渴望老有所为,普遍具有强烈的为党、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仍然希望发挥余热;三是退休干部长期根植于社区,服务社区居民,他们不仅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也更理解社区精障患者的情况,能不带成见地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帮助。

组建“绿丝带”服务队的设想,立即得到街道退休干部党员的积极响应。老同志们报名踊跃,短短一周就有24名老同志报名。经过一年多的运作,目前这支队伍拥有固定成员20人,平均年龄65周岁。

注重专业培训,确保服务有效

要当好精障患者的志愿服务者,没有专业照料看护知识肯定是无法胜任的。为了让志愿者掌握助医要点,给服务对象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与区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开展专项培训,就志愿服务要求、服务对象行为特征等进行重点讲解,并组织志愿者实地参观医院工作环境、住院患者病区,同时看望住院患者等。培训后,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岗位内容有了更深理解,特别是在熟悉医疗工作流程后,更是激发了对服务对象的同情心,在日后服务中也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理解和包容。

注重顶层设计,确保管理有方

为使“绿丝带”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与区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制定了《助医志愿者管理办法》,对志愿者管理培训、权利义务、服务范围、奖励机制等作出具体规定,使助医志愿工作有章可循,保障了助医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为方便志愿者联系沟通,建立了“绿丝带助医志愿服务队”微信工作群,及时发布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精卫中心、志愿者、服务对象的有效衔接,为志愿服务管理提供了便捷通道。

2017年9月4日,助医志愿者服务队正式上岗开展志愿服务,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门诊一楼大厅均可看到助医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微笑安抚病人,用行动倡导文明就医,在医患之间建立和谐氛围,使就医者倍感温暖。2018年8月,“普老汇”甘泉社区助医志愿者服务站点在区精神卫生中心正式挂牌。

注重凝聚合力,确保工作有质

每年春节前、高温期间,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与区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开展志愿者慰问活动,向每位志愿者发放慰问品,送上组织关怀。同时为每位志愿者申办上海市志愿者人身安全保险,保障志愿服务者的人身安全。每年春节前夕召开志愿工作年度总结交流会,分享志愿服务的工作经验,为全体志愿者鼓劲加油。

为进一步激励老同志投身助医志愿服务,让“风采普老汇、晚晴正能量”标识熠熠生辉,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运用区委老干部局“常青树护照”管理系统,开展争章积分活动,积极推荐志愿者典型事例,作为“最美甘泉人”人选,弘扬先进事迹,传递正能量。通过人文关怀、分享交流、弘扬典型、争章积分等举措,志愿者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确保了志愿服务的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注重资源整合,夯实党建根基

街道区域化党建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产生了“1+1>2”的效应。党组织和退休干部党员在为民服务过程中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把党务政务和社会事务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为民服务上,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存在,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着力解决了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夯实了党在社区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至今,服务队已累计志愿服务超过1050个小时,累计服务人数超过2.5万人次。2018年,“绿丝带”助医志愿者服务队被街道授予“社区优秀党员志愿者团队”荣誉称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