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中国•辉煌70年”征文】见证

发布日期:2019-12-27

崇明区建设镇老年学校  虞家声

1962年,我出生于上海市偏僻的西北角:崇明县建设乡。1977年12月20日,冰天雪地,刚满15周岁的我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届高考。当年整个建设乡大约有2200名高考考生,其中70﹪都是“老三届”。和我同场竞逐的考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都是大我近一倍的年纪。考数学时,一位妈妈考生还专门请了10分钟的假到考场外哺育孩子。那位母亲一边喂奶一边透过窗户盯着自己试卷的眼神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或许是上天的青睐,1978年1月我成为全乡2200名考生中唯一达到本科线的学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农林系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很快被接踵而来的困难一点点地吞噬。因为我的家过于偏僻,美丽的城隍庙、繁华的南京路,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遥远的梦。1978年2月6日清晨5点30分,在父亲的陪同下,顶着凛冽的寒风步行2.5公里来到镇上,乘1个小时20分钟公交车到达南门码头,在人潮涌动的售票处,足足等待30分钟买到了2张开往吴淞码头的船票。3个小时的轮渡到吴淞码头时,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但来不及吃一口饭,就立刻乘坐公交车赶往去闵行的长途汽车站。就这样车船劳顿近11个小时,我和父亲忍饥挨饿来到交大闵行校区的新生报到处。此时的报到处,早已是人去楼空,好在几位学生干部专门等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学生。时过境迁,如今,我从建设老家出发,开车3个小时多一点便可到达。

寒来暑往,四个春秋转瞬即逝。1982年2月,作为为数不多的本科生,我被分配到崇明县新海中学。当时我对新海中学的印象是:学校教育发展滞慢,举步维艰;校舍简陋,一式的平房,砖瓦结构,破旧不堪;教学设备设施落后,学校环境差,办学条件非常简朴,处于落伍、薄弱阶段。那时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民办教师,白天教书,早晚还得回家参加劳动。学生一开始连课桌和凳子都要自带,往返困难,一下大雨就无法上课。

九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刚满10年的我,被提升为校级领导。上海的经济快速发展,新海镇的道路有了明显改进,经济也发生较大的改变。根据邓小平指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目睹上海市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加大学校方方面面的投入,新海中学逐渐成为镇上最美丽的地方。硬件设施逐渐成为了一流,但是师资方面“软实力”的缺乏已经逐渐凸显。根据市教委的要求,我多次参加县教育局组织师资招聘团,到四川、黑龙江、安徽等地招聘优秀教师。伴随着一批优秀教师的引进和加入,新海中学整体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校园内多年没有听到的歌声四处响起,一批批教师在县级层面的比赛中获奖,教育质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了稳步的提高。对于上海教育改,学校四川籍教师何爱东感慨:“我记得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教书很简单,只是传授知识,课讲得细一点,学生掌握得多一点就可以。来到上海以后,我深切感到现在不行了,除了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现在的语文中考试题,让一个几年前学中文的大学生来考,也不一定考得好。”

进入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全世界更多的国家认可,我们的教育改革也掀起跨世纪的浪潮。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电脑和因特网进入我们教育的角角落落。我们教师完全扔掉了粉笔加教材旧模式,精彩纷呈的课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特网的使用,让我们办公效率提高倍数难以计算。以前,教育局以书信形式寄发的通知,到新海中学至少需要2-3天。有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校长室接到纸质通知的时候,这项活动已经结束。如今,我们不仅可以和城区的学校同一时间看到通知,甚至可以只在数十秒内得到市教委发出的教育信息,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2008伴随着QQ和“微信”不断深入百姓的生活,我们和教育局的条线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同行都有了最快速的交流。家长微信群、学校工作群等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平板IPAD的使用更加畅通教师和学生信息渠道,如今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布置外语作业只要在我的办公电脑输完后,发送至家校联系群,每个家长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

我个人认为,我国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这两项工作中所取得成绩,应该是欧美国家望而兴叹的。作为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我目睹教育局建立和完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综合机制,推动我镇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和经费投入力度,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条件。就在我们正在考虑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时,推动建立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护机制,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又摆在我们的面前。40年来崇明区建立教育、公安、司法、妇联、民政、统计等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留守儿童保护、教育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做好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工作。目睹这两项工作所取得巨大成就,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根据部党组的指示精神,我们的教育改革在推进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提出更多的真招、实招、硬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文豪朱熹先生的这首诗又一次回荡在我的脑海。作为一名坚守在一线的中国教育工作者。我见证了中国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绩,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果,又体现了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理念。亿万学子在感受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同时,更增添了投身教育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昨日已逝,来日可追,教育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在以全新的面容展露新姿。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的求索中前进!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