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志愿者,用心温暖了这一季的“金秋”

发布日期:2020-05-13

在疫情防控期间,浦东新区区委老干部局,以“和谐金秋”项目为抓手,以服务保障为宗旨,充分发挥为老服务志愿者的智慧和优势,积极做好服务老干部工作,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结合疫情加强服务

为使“和谐金秋”项目为老服务工作不断档,各项目小组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创新方法,使结对关爱服务得到了延续和加强,确保疫情期间老干部依然能够获得探访服务和关心照顾。受到了老干部、家属和周边群众的好评。

1.线上联系与直接探访相结合

疫情期间,志愿者的探访服务由原来一周一次,改为二至三次,甚至更多。志愿者与老干部之间虽然互不相见,但由志愿者传递出的正能量信息不断,关爱关心不断,温暖温情不断。对少数听力不佳或电话停机的老干部,志愿者仍佩戴着口罩上门联系。

2月份志愿者志愿者与居委社工一起帮老干部购买生活用品送上门

高桥志愿者张琴庵在联系结对老干部候老时,上午多次打电话不通,中午继续打,回音仍是关机状态。张琴庵非常担心,她戴着口罩赶到候老家里,看到候老正坐在床头看电视,这才放心。

2.防控宣传与精神慰藉相结合

疫情发生后,“和谐金秋”项目组立即根据浦东新区老干部倡议书精神,要求各项目小组和全体志愿者,将疫情防控与平时探访紧密结合起来。

全体志愿者把疫情防控信息和防控知识作为向结对老干部及时进行宣传、讲解,并通过微信或直接探访反复提醒老同志戴口罩、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针对同志宅在家中比较寂寞的实际情况,增加微信(电话)联系探访次数,给予精神慰藉,缓解老同志们的孤独感。

服务防控成效显著

在联防联控期间,“和谐金秋”项目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坚持与疫情防控相结合,使探访陪聊,信息传达,联系解决“急难愁”问题等工作都做得更实际,更有针对性。

1.超额完成探访次数

据统计,7个项目小组去年12至今年2月完成的探访次数分别为:去年12月995人次;今年1月1008人次;今年2月995人次;三个月共计探访2998人次,比项目预计探访的2516人次多出了482人次。

2.坚持“服务”“防控”两不误

从一月底以来,承担“和谐金秋”项目的老年志愿者坚持将项目服务和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老同志生活服务,为他们平安健康尽心出力。

高桥镇项目志愿者奚凤金结对老同志吴老体弱多病,在他桌子上放着7个药瓶,奚凤金每次去探访时,都不忘问清吴老的病情,提醒他坚持服药,适当运动,陪护聊天,给予精神关怀。疫情期间,人们经常能看到奚凤金戴着口罩按响吴老家门铃,耐心提醒和叮嘱老人防控疫情、注意安全、询问生活必需品是否充足。她还特意叮嘱吴老的子女关心老人出行,提醒戴好口罩。她的细致服务受到吴老及其子女的一致称赞。

高桥志愿者奚金凤通过门铃联系老干部,了解老干部的生活情况

老干部们大多年事较高,出行不便,有的不会网上预约口罩,志愿者们就积极主动询问,及时提供帮助。惠南镇、潍坊街道等志愿者,在疫情之初,就帮助老干部登记预约好了足够的口罩,并逐一送货上门,受到老干部好评。三林镇志愿者在疫情之初穿好全套防护服,上门指导结对老干部学用微信,并帮助他们下载叮咚买菜、盒马等APP,不厌其烦指导老同志学会智能手机APP使用。同时,他们还及时主动上门为老干部送口罩、消毒剂和防备药品,并多次送新鲜蔬菜上门。洋泾街道志愿者了解到多位老干部家中没有口罩,就到居委帮助登记预约,自掏腰包购买好口罩送上门。

三林志愿者为老干部理发

此前,潍坊六村一位老同志当天吃午饭时突发意外,志愿者姚继海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打通120准备送医抢救。但等救护车赶到,老人已停止呼吸。这时,姚继海顾不上一切,他只想到要根据疫情的要求妥善帮助老同志家属办好后事。他一边安慰家属节哀,一边像亲人一样四处张罗,直到帮忙料理完老人的后事,送完老人最后一程,他的热心服务使老同志家属深受感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