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www.shlgbj.gov.cn
发布日期:2020-08-10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普陀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的老同志们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打响“普老汇”志愿服务品牌,用心用情,无私奉献,努力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吹响“集结号”
建好队伍布好局。普陀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成立后,依托原有的“普老汇”团队,在区、街镇分级分类成立了志愿服务队31支,先期招募注册志愿者916人,形成了大队牵头抓总、服务队全面推进的“1+N”工作布局。
抓好培训立好矩。为规范志愿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能,普陀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坚持“制度+培训”双管齐下,制定了《普陀区“普老汇”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建设管理制度》,建立了工作群,举办了专题培训,并将志愿服务与普老常青树护照有效融合,进一步增强了志愿服务的吸引力、感召力。
用好人才举好旗。为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引导更多老同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普陀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广泛吸收“普老汇”阵地上的“四长”“五老”“六大员”等长期发挥正能量的老同志作为骨干志愿者,以典型引路,以示范先行,聚焦中心工作,对标社区需求,因才配岗,因事择人,发挥好每一位老同志的不同特长,既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了适合自己的平台,又拓展了志愿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打好“普老牌”
疫情防控守“前哨”。针对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发布“社区门岗值守”等志愿服务项目,得到长风街道“丽娃爱心”、石泉街道“秋叶枫华”、真如镇街道“真光七健康自管”、万里街道“同心志愿树”等一大批志愿服务队老同志的积极响应,他们在支援防疫防控中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用火红的爱心奉献着“志愿红”。
助力“三创”在“前沿”。围绕普陀区开展的“三创”、“三旧”换“三新”等重点工作任务,及时发布创城在行动、垃圾分类等项目,老同志们闻令而动,热情参与。长寿街道“苏河护卫”、曹杨街道“自治家园顾问团”、甘泉街道“绿丝带”精卫中心助医、长征镇“象源丽都”党员、桃浦镇“新杨护河护绿”等志愿服务队老同志齐心协力,汇聚起共建“善美普陀—同心家园”的强大正能量。
“四史”教育上“前线”。按照普陀区委“四史”学习教育部署,普陀区委老干部局及时创设“普老心薪课堂”品牌,组建普老“四史”宣讲团,普陀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发布老青携手学“四史”、“四史”宣讲等志愿服务项目,受到在文化宣传领域有独特优势的志愿服务队的青睐。普老宣讲团、晚晴诗社、枫叶红、宜川街道普老关爱团等志愿服务队纷纷揭榜,组织老同志在“学说传赞”中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四史”学习教育。
同奏“爱心曲”
阵地全方位。为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在线下,他们注重用好“区—街镇—片区—居民区”四级普老汇党建阵地和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等现有阵地,整合资源,用好平台。在线上,他们注重用好上海志愿者网、网上普老之家等信息化平台,规范项目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全方位志愿服务“根据地”。
宣传入人心。酒香也怕巷子深。为营造知晓率高、参与率高的“双高”志愿服务氛围,普陀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通过专题会议、主题党日、“普陀老干部”微信公众号等各类载体,层层动员部署,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工作,宣传深入人心,不断提升老同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满意度。
典型鼓干劲。典型引路学有样,士气高昂战必胜。在工作中,普陀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大队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以“滚雪球”的方式,汇聚起广大老同志助力社会新风尚、助推普陀新发展的蓬勃力量。在这支爱心如火、奉献如饴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参与“四史”学习教育宣讲的普老“四史”宣讲团团长叶红,扎根基层宣讲一线的普老宣讲团功能型党支部书记、团长叶伯平,为普陀发展鼓与呼的晚晴诗社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普老宣讲团成员袁芳荣,凝聚家门口党建力量的中远两湾城314号楼组长陈步君,助力文明创建的曹杨自治家园顾问团成员刘有为等老同志,都是诠释志愿服务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也深深感动着、影响着周围的一批老同志融入其中,志愿奉献。
扫码安装
上海老干部APP
扫码关注
上海老干部公众号
扫码关注
关心下一代
www.shlgb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