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医、法、心、智 这是来自长宁的“乐龄申城五守护”

发布日期:2021-03-18

为更好地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长宁区委老干部局紧紧围绕市委老干部局工作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对接区域养老服务体系和涉老服务资源,综合运用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购买服务等方式,探索实践“乐龄申城五守护”,千方百计为老同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养守护”护您安享晚年

美好生活圈

 

以老同志需求为导向,压茬推进实事项目,一件跟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老同志在长宁安享幸福晚年。打造“美好生活圈”,在虹桥街道打造上海市首个体医养融合示范点“心乐空间”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引入社区健康师,将“健身房”开到老同志家门口。打造“乐龄惠老街区”,在仙霞街道深化产教融合,与工技大管理学院智慧养老专业合作发展智慧养老街区建设。打造“养老管家”,着力搭建“互联网+养老热线+集成服务”云平台,为离休干部提供一站式养老管家服务。打造“回应微心愿”,联手福寿康公司,为长期卧床的老干部提供上门助浴服务。

养老管家

 

“医守护”护您健康平安

 

签约家庭医生

 

用好离休干部全程健康管理和就医优先服务政策,着力解决老同志就医难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让老同志安享健康平安。“签约家庭医生”,将有需求的离休干部纳入市家庭医生“1+1+1”签约体系,提供延伸处方、长处方、优先转诊等服务。“推进安全陪护”,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老干部就医提供便捷,并保障其就医安全。“免费诊疗服务”,以志愿服务队形式,为老同志提供家门口的近距离服务。

 

免费诊疗服务

 

“法守护”护您万事周全

 

消费权益保障计划

 

对接区域法律服务资源,让老同志安享和谐生活,确保万事周全。开展“法律咨询”,与新华律师事务所合作,为老同志上门提供老年人权益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消费权益保障计划”,联手区消保委,在长宁区委老干部局挂牌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点”,利用重大节庆等开展消费维权服务。创设“智慧+司法”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依托司法所等,助力建设普惠老同志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法律咨询

 

“心守护”护您心境安然

 

初心驿站

 

以志愿服务、社会服务等方式,缓解老同志孤独寂寞,纾解心理压力,护卫身心健康,确保心境安然。利用“初心驿站”,与劳模志愿者团队合作,为全区独居孤老送关爱、送服务、送慰藉,送温暖。实施“安宁疗护”,为老同志提供上门护理的同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服务。用好“三结对三服务”,江苏街道动员老伙伴志愿者、楼组长和社区党员关心慰问社区独居老同志,在提供智慧养老服务三件套(烟感报警、红外监测、智能手环等)的基础上,公布社区关爱服务电话,实施智能关爱外呼服务,守护特殊群体的生活安全。

 

三结对三服务

 

“智守护”护您紧跟时代

 

爱心敬老联盟平台

 

以智慧养老、科技赋能等服务手段,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场景,让老同志紧跟时代步伐,安享智慧生活。强化“5分钟社区养老生活智能化体验”,新华街道田渡居民区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打造“慧生活”养老体验馆、开设智能手机课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增强老同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落实“15分钟公共服务全覆盖”,围绕“生活数字化”,北新泾街道将“AI+社区”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司法等应用优先保障老干部群体。建好“爱心敬老联盟平台”,新泾镇打造“微孝食堂”“微孝保健”“微孝舞台”等,切实为老同志提供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多样化的“微孝”养老服务。

 

15分钟公共服务全覆盖

 

2021年,长宁区委老干部局将始终秉持对老同志的敬重之心,依托打造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镇、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等契机,加大与涉老部门的联手联动、资源共享,对离休老同志倾注更多关爱,积极探索五守护行动,为老同志多做实事好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