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小知识点029——合同内容约定不明,该如何处理?​

发布日期:2021-08-06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为了帮助广大老同志准确理解和把握民法典的条文含义,更好地学习、遵守和运用民法典,近期,徐汇区委老干部局组织相关人员将民法典中重要法律条文或与老年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整理归纳成112个小知识点,本栏目将从即日起,每日发布一个知识点,敬请关注。

 

民法典小知识点029

合同内容约定不明,该如何处理?​

实际生活中双方当事人就某些事项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但是也会因各种原因造成内容约定不明,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民法典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编,第四章,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