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 长宁区老同志们“指尖艺术”共祈福!

发布日期:2021-08-14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 林杰《乞巧》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牛郎与织女会在鹊桥上相会,而民间女子会用多彩丰富的女红作品来乞求巧艺,祈福许愿。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前夕,长宁区委老干部局以非遗传承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指尖上的艺术”——离退休干部兴趣文化学习七夕节手工制作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长期担任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和各街道社区文化中心非遗文化课程的专业指导教师杨明兰,为老同志讲授关于七夕的传统文化知识,并现场教授大家缝制具有古典韵味的传统香包和钥匙包,吸引了来自长宁区域老干部活动联合体和区老干部兴趣组的30余位老同志共同参与。

 

民间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广大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传承了一代又一代手工艺人的勤劳品质,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

活动中,老同志们在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手把手的教授下,大家用一双巧手穿针引线,用五彩丝线密密缝制、精心装点,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一同缝进香包里。在制作过程中,老同志们互相比较,相互帮助,乞巧变赛巧,从最初的陌生到最后的熟络,使整场活动气氛热烈,充满了欢声笑语。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亲自动手制作,老同志们纷纷表示“很过瘾”“很开心”“很有成就感”。老同志们不仅将制作完成的香包和钥匙包留作自用,还赠送给亲朋好友,表达对民俗文化的支持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一位老同志开心地说,“我家孙女最喜欢我参加老干部局的活动了,她说每次奶奶回家都会带给她不一样的惊喜,就和‘开盲盒’一样,一人参与,全家开心。”另外一位老同志则高兴地表示,“这种活动蛮好蛮好,今天做的这个小包,我打算七夕当天送给我老伴,我们也赶赶时髦,学学年轻人的情趣!”

近年来,长宁区委老干部局结合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通过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内涵,持续推出非遗文化学习系列活动,受到广大老同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老同志们在学习活动中不仅深入地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更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坚定了文化自信,同时,也提升了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品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