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
www.shlgbj.gov.cn
发布日期:2021-09-02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浦东新区区委老干部局立足庆祝建党百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两大重要时刻,注重把学党史与办实事相结合,聚焦老干部发挥作用和居家养老两大板块,突出党建引领,突出需求导向,突出服务实效,兼顾问题响应的即时性和问题攻克的长效性,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真心实意为老干部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强大动力,不断增强老干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党建引领
让老干部发挥作用更活跃
依托浦东新区“1+6+X”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体系,在区委老干部局领导下,发挥好6个党建工作指导站区域优势资源整合作用和1401个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就近就便服务管理作用,用心满足老干部深度参与、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精神需求。
开展主题活动,增强老干部“百年党庆有我”的喜悦。浦东新区区委老干部局以红色文化为内核、浦东非遗为形式,通过文艺汇演、老干部风采展、非遗集市等方式带来兼具教育性和艺术性的庆祝体验;高桥党建指导站以简朴庄重的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员表彰仪式和老干部作品及风采展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三林党建指导站以“专题党课+非遗传承+文艺歌颂”的形式带领片区离退休干部开展有声有色的庆祝活动,周浦党建指导站以微论坛话成就、百年党旗留影、老少携手剪纸等形式庆祝建党百年;各街镇及离退休党支部也结合实际,开展了“行走的党课”打卡区域红色地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向老党员致敬等庆祝活动。各级各单位主动为参与活动的离退休干部提供出行陪伴、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等服务,着力在服务团队建设、活动资源拓展和服务内容延伸上下功夫,为老干部参加活动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切实解决老干部实际困难,引导老干部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组织走访慰问,满足老干部“百年党庆爱我”的期盼。结合“七一”走访慰问,精心准备“送学上门”,为全部区属离休干部发放党史学习“大礼包”300余份,“大礼包”中既有大字版党史学习书籍,也有“小雅”AI智能音箱,将传统阅读和智能听读相结合,为老干部送去“床前课堂”“有声党课”。建立健全家访制度、重点人员联系制度等,利用手机、微信等加强日常沟通联系,及时了解老干部生活和思想情况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发挥引领作用,落实老干部“百年党庆看我”的担当。拍摄以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先进事迹为题材的微电影《传承》,并将微电影送进离退休干部之家,带动214个离退休支部观看学习,投身传承红色基因工程。组建“浦晖之光”离退休干部宣讲团,84名“红色辅导员”带着130多个宣讲课题“上线”,面向40多个学校、社区、单位的1万余人开展党史宣讲。立足居村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为老干部参与“家门口”服务、“美丽庭院”建设、垃圾分类、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提供项目、落实保障。
突出需求导向
让老干部居家养老更精细
依托“一人一线一档X助”为老服务新机制,做到结对一个人、联系一热线、建立一档案、提供多样助,结合老干部个性化需求,开展“养”“医”“心”“法”“智”“五守护”行动,不断提升老干部居家养老生活品质。
就近“养”守护。联合浦东新区应急服务维修中心,为老干部提供上门应急维修2100余次,并在夏季来临前开展上门清洗空调实事项目,共完成800余户1500多台空调清洗工作。各街镇改造社区闲置房屋,打造“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护中心”“养老便利店”等设施,为老干部提供老年活动、日间助餐、微型日托、微型助浴、便民服务、辅具租赁、书画交流、影音观赏等服务。
优先“医”守护。落实离休干部全程健康管理和就医优先服务政策,区级层面提供“一门式”诊室和专用病区“绿色通道”,深化推进签约“1+1+1”家庭医生服务,每年组织健康体检覆盖全部区属离休干部;各街镇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义诊服务。
强力“法”守护。携手浦东新区司法局,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提升老干部法律意识;设立24小时法律咨询热线,及时响应老干部法律需求服务;联合五大律所,切实帮助解决涉法难题,共为老同志提供法律援助1100余次。
专业“心”守护。购买社会专业服务,引进上海浦东幸福家庭服务中心开展“心悦”心理养生项目,提供心理救助、心理疏导、心理讲座、心理沙龙等服务,提高老干部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创新“智”守护。借助“区级科技助老服务平台”,以老年人综合信息数据库和服务资源库为基础,通过运行高效的呼叫中心和自动化电子派单系统,为老干部提供主动关怀、紧急救助、生活求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南码头路街道“独居老人安全检测系统”,从环境安全和生命健康两个维度关心、关爱独居老干部;陆家嘴街道“智慧助餐”系统,将智慧应用和金融科技应用于社区食堂,实现老干部“刷脸”支付并享受优惠,部分“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护中心”配备“康复机器人”、“智能看护”系统,提高社区智慧养老、健康管理效率。
突出服务实效
为老干部分忧解难更长效
依托“工作人员走访联系-老干部局统筹安排-各部门分层分类解决”三级服务新模式,以“分-总-分”的形式将全局工作人员分派出去“听”,将收集到的问题集中起来“研”,再将问题分派出去“办”,做到听得全面、研得精准、办得实在。
“一对多”走访联系。成立走访慰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对区属离休干部实行“一对多”定人定责走访联系制度,通过全面访、深入问,细致掌握老干部情况、收集老干部需求。
“精准研”统筹安排。实行走访人“第一责任”制度,秉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的原则,对于收集到的问题,能即时答复的现场解决,超出本局职能范围的,将问题汇总至办公室分派解决,走访人及时跟踪解决进度并反馈老干部。
“实在办”分类解决。对于收集到的局职能范围外的问题,以引进专业外力、整合系统内力形成强大合力,把老干部的急难愁事解决得又快又好。一是善用“五守护”中合作团队的专业外力解决老干部反映的“医”“法”“心”等专业问题。二是通过新区“大调研”工作平台上报反馈并督促解决,形成难点问题“一盘棋”考虑的长效机制。三是老干部工作部门跨区协作,解决异地居住老干部问题。日前,与虹口区委老干部局联系协作,为一名家住虹口区的浦东区属离休干部解决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漏发问题。
三级服务新模式的作用,既体现在一事一议的精准落实,也体现在以点带面的长效攻克。针对老干部反映较为普遍和突出的“心事无处讲、讲话无人听”问题,研究部署发起了“和谐金秋”志愿服务项目,按区域组建7个项目小组,就近招募低龄老年志愿者,突出邻里关怀,定期上门探望,通过倾听陪聊,帮助老干部规律生活、紧跟时代、关心社会,提高晚年生活幸福感,月均达到1000人次上门探访量,以“多对多”志愿服务有效填补“一对多”走访联系间隙,壮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生力量。项目建立随访跟踪和有进有退的考评机制,不断优化志愿服务质量,涌现出了不少优质服务典型:三林镇志愿者在疫情之初展现前瞻性,为便于疫情期间通过微信与老干部保持联系,他们穿好全套防护服,上门指导结对的老干部使用微信,并帮助他们下载“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APP,为疫情期间老干部居家生活做好准备。
同时,针对老干部在智能手机使用中“不会用、用不好”的突出困难,实施老干部“跨越数字鸿沟”项目,在项目设计中明确老干部学习者和教学者的双重身份,突出“学以致用、学而优教”的理念,提高“跨越数字鸿沟”的培训效能。半年以来,浦东新区区委老干部局联合联通公司,完成专业培训18场、累计覆盖老干部580名;组建53人的“信息助力员”志愿者队伍,除在社区开展为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使用培训外,还对接上海银行、上海联通、上海移动、上海电信4家单位的9个网点,为老年人提供现场指导、协助办事等志愿服务。
扫码安装
上海老干部APP
扫码关注
上海老干部公众号
扫码关注
关心下一代
www.shlgb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