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故事58——国共和谈

发布日期:2021-11-25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国共和谈

华  强

  国共两党通过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可是墨迹未干,国民党竟悍然撕毁协议,向解放区发动进攻。

蒋介石发动“和平”攻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的指挥下,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意味着蒋介石失去了战争的中坚力量。此时,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已是解放区,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基本是解放区。国民党凭借长江天险占据江南半壁,已缺乏足够的兵力组织有效防御。

  为了卷土重来,赢得喘息时间,蒋介石再次发动“和平”攻势,妄图利用政治斗争的办法来保存残余势力。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布《元旦公告》,提出愿意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提出关于和谈的5个条件:保存伪宪法、伪法统、伪国体以及保存军队等。

  针对蒋介石5项要求,毛泽东撰写《评战犯求和》,深刻揭露了蒋介石《元旦公告》的反动性和欺骗性。毛泽东在《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提出了我党的八项条件,第一条就是惩办战争罪犯,第一个战犯就是蒋介石。

  八项条件对蒋介石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万万不能接受。此时,国民党内主和的空气有增无减,李宗仁、白崇禧趁机加快了反蒋和共活动。面对这种局面,蒋介石战不能战,和不能和,只好决定下野。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正式宣布“引退”,宣布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

李宗仁提出“划江而治”

  蒋介石退居幕后,李宗仁走上前台。李宗仁上台后发表文告,声明“只要和平能早日实现,国家能早日步入和平建设之坦途,宗仁个人进退绝不计及”,表示愿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八项条件,希望尽快进行和谈。

  李宗仁这样做是为了利用中间派势力的“第三方面”的支持与幻想,大谈其和平民主,欺骗公众,从而分化民主党派,阻止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实现“划江而治”的目的。李宗仁曾经说过:“我想做到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白崇禧十分赞同李宗仁的意见,他指出:“最好共产党军队不要渡江,以长江为界,他们在江北,我们在江南,划江而治,事情不就好办了”。

  3月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我们正在准备和南京政府进行谈判,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项条件,不许讨价还价。全会批准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谈的决定。

  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于3月25日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迁至北平工作。各军政主要领导人于当日下午4时到达北平西郊香山。第2天,中共中央就同国民党政府举行和平谈判问题,公布时间是4月1日,地点是北平,由周恩来为首席代表,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为代表,与南京代表团进行会谈,会谈以八项条件为谈判的基础。

  3月27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决定派张治中为首席代表,邵力子、黄绍竑、章士钊、李蒸、刘斐6人为代表。4月1日下午3时,南京国民党代表团到达北平。

  谈判开始后,国民党方面主张“划江而治”,希望中共不要过江;中共则表示:“无论战还是和,均须过江”。为进一步争取李宗仁及国民党谈判代表团与蒋介石决裂,毛泽东与张治中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谈判,取得重大转变。为表示诚意,中共推迟了渡江的决定。

  在第2次谈判会议上,中共郑重声明:“我们只能约束到本月20日为止,到那时还不能获得协议签字,那我们就只有渡江,不能再拖到20日之后了”。张治中发言表示:“会议之后,会继续研究,将意见报告政府,做出最终决定,再来答复中共代表团”。

  南京国民政府最终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北平和平谈判彻底失败。谈判失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于4月20日晚发起渡江作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