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齐心战疫!静安区老干部系统展现新时代责任担当

发布日期:2022-05-01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倒春寒”,静安区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市委老干部局有关工作要求,迅速响应,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切实强化疫情防控期间老同志服务保障工作。广大老同志闻令而动,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尽心出力,展现了新时代老同志的责任与担当。

 
迅速响应,坚决贯彻上级要求

 静安区委老干部局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老干部局工作要求,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第一时间发出通知,要求全区各单位、各部门,主动作为,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老干部工作,确保服务保障不断、不乱、不松懈。

 

 积极创新工作方式,通过“静老正能量”公众号、短(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向离退休干部宣传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科普科学防疫知识和防控要求、实时更新就医信息、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以及日常生活所需攻略等等,积极引导广大老同志正确认识疫情,坚持科学防疫,加强自我防护,确保老同志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生活规律,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区税务局退管部门、6个离退休党支部积极响应市委老干部局向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广大老干部工作者、离退休干部党员发出的《让我们在这场疫情“倒春寒”里风雨共担,共同守“沪”!》一封信精神,迅即行动,发出战疫倡议,号召离退休干部党员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任务、头等大事,以老同志的政治、经验、威望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引导老同志不信谣不传谣,带头遵守社区防疫要求和措施,支持配合风险排查、核酸检测和社区管控,协力促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离休党支部书记、93岁高龄的杨龙带头响应号召非必要不出门,“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都很辛苦,我们要积极配合,不要给防疫工作添乱”。即便是封控期间物资紧缺、配药麻烦,他还是说“能克服”,并再三嘱咐女儿“能自己解决的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强化服务

 密切沟通联系,当好老同志“贴心人”“主心骨”。一方面,老干部工作者主动与居民区对接联动,加强沟通,建立信息及时报送制度。另一方面,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及时通过电话、短(微)信、按门铃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老同志的联系沟通,传达最新疫情信息,尤其重点关注空巢、独居、高龄等特殊老同志,及时掌握情况。针对老同志的所需所盼,采取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当好老同志的“贴心人”“主心骨”。芷江西路街道针对孤老、独居老同志的“敲门关爱”行动,了解老同志的健康状况、生活物资储备、硬件设施设备情况等,疏解老同志的孤独感,最大限度消除老同志恐慌情绪。96岁高龄抗战老兵董老一个人封控在家,他的日常生活牵动着居委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居委及时为老人送上精心准备的牛奶食品,悉心关照饮食起居,贴心问询生活需求。居住在外区的易地安置离休干部黎老,唯一的女儿人在国外,平时一直独自居住。受疫情影响,居住的小区封控时间较长,求助电话打到了区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迅速联系当地居民区,为老同志及时解决了就餐问题。

 

 

 优化服务举措,确保服务“不断线”。一方面,加大对老同志关心关爱力度,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静老五守护”为老服务品牌效能,精准施策,帮助老同志解决助餐、助洁、助急、助行等养老需求。共和新路街道、彭浦镇积极协调区域企业,为封控中的老同志送上蔬菜包,以解燃眉之急,让老同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针对疫情期间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曹家渡街道组建了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睦邻情 心理疏导助抗疫”行动,通过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和线上远程服务,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老同志克服焦虑迷茫、紧张烦躁等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临汾路街道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首创了“人、证、疫苗接种、新冠检测”四码合一,既方便了老同志,又降低了感染风险。还有的街道利用组团式服务方式,协助解决疫情期间遇到的个性化、差异化困难。区税务局面对疫情狠抓宣传立体化、联系全覆盖、凝聚正能量“三个坚持”,从细从实关爱老同志。另一方面,加强与方便就医定点医院的联系,密切关注在院老同志需求。因疫情防控从严从紧的要求,老同志长时间见不到家人,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医务人员就主动在精神上加大关心,用真情的陪伴,让老同志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与此同时加强与老同志亲属的联络,不时帮助他们与老同志视频连线,及时沟通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需求,让家属倍感放心,真正做到了关心到位、保障到位。

 

 

主动作为,志愿服务彰显担当

 全区广大老同志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作为,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发挥老同志老党员的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静安区老干部大学志愿服务中队队长、区民政局退休第二支部党支部书记罗敏和小区内的退休党员干部们主动加入居住地南京东路街道长江居委会志愿者队伍,连日来,先后参与了卸载分送“爱心大礼包”、新冠抗原试剂盒发放、核酸检测服务保障等工作。尤其是4月1日,罗敏分送完“爱心大礼包”已是凌晨2点,而在早上7点,他又再次投入到小区居民的核酸检测服务保障工作中。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在行动上。我将继续坚守阵地,疫情不退,我就不退。”

 

 

 区规划资源局退休党支部副书记朱敏主动参加小区抗疫志愿服务,穿上大白守好小区大门,保障居民安全,并参与了快递、外卖物品的传送等工作,他还主动承担起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的工作。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为社会、为社区贡献力量的一颗心永远不会退休。”

 

 区税务局广大离退休干部有的主动请缨,请求参“战”,变身“大白”“小蓝”;有的带头捐款捐物,支援所在社区;有的坚定信心,足不出户配合防疫;有的通过书法绘画,致敬一线英雄;有的主动发文发声,讲好抗疫故事,助力疫情防控。

 

 

 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原区局副调研员范建伟,带头主动参与所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系统协调安排小区封闭期间防控工作,他坚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战胜疫情”。

 

 

 退休第三党支部书记胡明法兼任小区楼组长,封控期间主要负责维护秩序、调解矛盾、发放物资等工作,他说“作为楼组长,我有责任;作为一名老党员,这个时候我更应该站出来”。

 

 

 退休干部叶军,坚持志愿服务多年,3月中旬所在小区刚接到网格化闭环管理通知,她就和同是税务系统退休的丈夫一起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连夜制作居民手册、参与核酸采样、分拣快递等工作,两人从前是税务战友,现在是志愿服务“夫妻档”。

 

 

 退休干部卢洁曾在基层税务所担任负责人多年,在统筹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经验丰富,其所在小区志愿者团队有老中青三代人,她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统筹规划、安排布置志愿服务工作,带领小区年轻人“一对一”照顾孤老,还帮忙配药、团购、联系防疫物资。她说“志愿服务让生活更加充实,有一种成就感。而且每天和年轻人在一起,感受他们的朝气和力量,尽可能多地传授我们的经验。既是经验的传承,也是爱的传递。”

 

 

 68岁的退休干部林寿荣,所在小区第一次封闭管理时,他就报名做志愿者,被居委会以超龄拒绝,他不气馁再次报名,终于如愿。他主要负责运送快递、发放物资、维持秩序等工作。由于所在小区楼栋较多,和他搭档的年轻人有时都累到走不动了,看到他还在健步如飞,纷纷表示“求健身秘诀”,还有些志愿者在朋友圈晒图秀他的风采,配文“果然搞过体育的就是不一样,灵活自如,身体倍棒”。他所在小区越来越多年轻人受到鼓舞加入志愿者的行列。

 

 

 北站街道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张金富连续作战,积极投入到社区的各项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中,他说,“疫情面前不畏惧,志愿服务显担当;甘为防控添力量,为民服务有行动;齐心协力有力量,众志成城战疫情。”

 

 

 芷江西路街道机关退休干部王高芬和老伴都是退休党员。在特殊时期,夫妇俩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在小区开展核酸检测时,他们为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登记核酸检测二维码,主动搀扶老人,维持排队秩序;在平时,他们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取牛奶、清理垃圾等,并多次上楼通知居民核酸检测相关事项。王高芬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为居民服务很荣幸,能得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也很开心!希望大家一起努力,齐心打赢这场硬仗!

 

 

 芷江西路街道退休干部陆晓华在小区内积极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一大早就和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以及楼组长分头上门分发抗原检测试剂及药品。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又是社区的一份子,我更应该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中,为抗疫情尽一份力。”

 

 

 临汾路街道社区离退休干部之家负责人、退休干部崔伟民在积极参加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之余,仍坚持创作,用现代诗《致正在全力抗疫的我们》, 为广大参与疫情防控的所有人员加油鼓劲。 

 

 

 静安区老干部大学学员陈文英、陆莉萍、徐国强、杜功等许多老党员、老同志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默默坚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应有的力量,展现了老同志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