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故事82——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上)

发布日期:2022-07-29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上)

华  强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在北平(今北京),1931年后随父母先后居住北平、天津、九江、赣州、汉口等地。1950年11月在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学习,毕业后在湖南怀化安江农校教书。

意外发现特殊水稻

  袁隆平走上水稻研究之路,是由于一次意外的发现。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这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他推论这株水稻应该是天然杂交水稻。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袁隆平当时是安江农校的教师,面对当时严重的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的威胁。袁隆平认为,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64年7月5日,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在此后两年播种中,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

  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袁隆平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积累的科学数据,他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以后撰写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袁隆平的论文发表后,引起国家科委的高度重视。科委九局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表示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不断创造辉煌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袁隆平在逆境中继续进行科学研究。1967年4月,他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的第4天,袁隆平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意外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他欣喜若狂,继续坚持试验。

  1970年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研究试验,同时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1975年,经过摸索总结,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1978年10月,袁隆平晋升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同年,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创亩产1149.02公斤纪录。  

袁隆平在试验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