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故事91——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上)

发布日期:2022-10-08

  编者按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石库门出发,一路征程,腥风血雨。从黄浦滩头到珠江两岸,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无数先烈甘洒青春热血,书写中华春秋!新中国诞生,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再立新功!“众鑫有话”讲师团讲师、原南京政治学院博士生导师华强教授编写了“建党百年故事”,带领读者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让我们牢记100年前共产党人为什么而出发,共产党人为谁而奋斗!

 

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上)

华  强

  2014年12月10日,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吃完午饭,准备到徐汇区人民法院参加调研。13时35分,车行驶至光启公园时,邹碧华突然觉得胸口疼痛,司机见邹碧华面色发白,脸朝后仰,身体下滑,果断调头向瑞金医院急驰。医护人员立即对邹碧华实施抢救,然而邹碧华的呼吸愈来愈弱,当法院领导、邹碧华的家人赶到医院的时候,年仅47岁的邹碧华已经停止了呼吸。

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

  1984年,邹碧华从江西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毕业后任职于上海高院经济庭。邹碧华把当法官的消息告诉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母亲的这句话,从此成了邹碧华一生的追求和坚守。

  为了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邹碧华敢于“讲真话”;为了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邹碧华对知识的追求一直如饥似渴。邹碧华具备的专业素养受到法律学界推崇,大家称他是“学者型法官”。

  邹碧华北大博士毕业后,作为上海法院系统首个外派法官,去美国联邦司法中心进修了1年。从美国回来时,他没有携带当时时髦的电器产品,而是背回了数大箱复印的法律资料。邹碧华的书房,书柜从天花板一直到地上,有几千本书,绝大多数是法律书。长宁法院副院长胡国均说:“他读的书多,可我觉得他不书生,不教条。”为了看懂日本法律书,他每周两次参加日语学习。工作之余,他将一本中文法律文书翻译成英文并在国外期刊上发表。邹碧华的同事称他是一个真正把法律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人。

  邹碧华是一个工作狂,工作经常连轴转。有一次出差去兰州参加司法改革会议,邹碧华下午6点多下班后从单位直接去机场,凌晨抵达兰州。第二天开一整天会,邹碧华不但在会上发言,还及时审阅了许多工作材料。会议结束后,邹碧华连夜赶回上海。

  邹碧华的同事们称他将两年并成一年用,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行军床,累了就在床上躺一会儿。有一次,他忙到凌晨3点才回家,可是早上5点多钟他又走出家门了。对邹碧华而言,晚上两三点钟休息是常态,12点睡觉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与邹碧华共事过的人都知道邹碧华有3句口头禅:“没事,我不累”“你们先去忙吧”“没事,有我在就行”。

重视访民工作

  邹碧华十分重视访民工作,要求一定要将矛盾化解于萌芽之时。2008年6月25日,邹碧华到长宁法院赴任,直接到会议室,开会讨论信访案件的化解问题。邹碧华在信访办调取了500多封群众来信、100多件执行案件卷宗,逐一分析问题原因。此外,他常常去立案大厅看法官如何接待群众,去法庭旁听法官如何审理案件,从中找出化解问题的突破口。

  2008年9月,上海居民沃根生83岁的老母亲居住的阁楼起火,老人葬身火海,沃根生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由于缺乏证据,法院判沃根生败诉,他不服,开始走上上访之路。

  邹碧华接到沃根生的信访后,与沃根生一起到现场查看。邹碧华回来后对法官说:“这个案子的判决没有问题。但我们做法官的既要善解法律,也要善解人意。一位60岁的老人为了母亲的事四处奔波,我们一定要将心比心,要让他感受到法律对人格、对情感的尊重,这才是法律真正强大的力量。”

  在邹碧华的引导下,法官为沃根生仔细分析了起火的原因,协助沃家修缮了阁楼,沃根生非常感动。听到邹碧华去世的消息,沃根生夫妻连夜从外地赶回上海,但没能赶上参加追悼会。他们难过地说:“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当面谢谢邹院长,但再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逢年过节,邹碧华常常带着信访干部走访上访户,给上访户写慰问信。为了宽慰一个与丈夫分离15年的上访妻子,邹碧华带着信访干部亲自登门开导,从早上9点一直聊到下午3点。

  为了落实信访工作,邹碧华在长宁区法院担任院长期间,开发了一套信访管理软件。在这套软件上,可以查询每一个信访者的来龙去脉:法院什么时间收信、哪位法官经手、法官做了什么处理、谁负责处理此事、信访人目前去向,等等。信访工作做到家,社会矛盾减少了,访民也显著减少了许多。

  邹碧华为信访工作推出了《群众接待场景65例》,包含立案、审理、执行、信访等程序的各个环节。邹碧华安排法院相关人员前往银行、酒店学习现代礼仪规范,他说:“我们要用5星级的服务,换得大家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一个人,一个团队,只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用心做事,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有理想有追求的燃灯者

  邹碧华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燃灯者,他认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

  2014年6月,上海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邹碧华为司法体制改革倾注了大量心血。此前,邹碧华参与研究制定了最高法“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和“司法公开平台建设改革试点”等方案。这一次,推进上海司法改革的重担再次落在邹碧华肩头。

  邹碧华参与主持起草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此他先后召开了15次座谈会,《方案》历经34稿才脱稿。上海市高院院长崔亚东说:“邹碧华凭借前瞻性的改革视野、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全国司法改革的先行者,为上海乃至全国法院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司法改革的许多工作,邹碧华亲力亲为。介绍司法改革进展的数百页PPT,是他加班加点做的。邹碧华提出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主持开发上海律师诉讼服务平台,主持开发信访监控管理系统,亲自撰写了《要件审判九步法》一书。法律界评价《要件审判九步法》说:“可被视为对法官裁判方法进行研究的第三种进路——实证的方法”。

  邹碧华说:“我们要有一颗同理心,做法官也好,做调解员也好,一定要有这种情怀。”他在上课时对法官说,“只有具备了同理心,你才能设身处地替他考虑问题,替他去设想各种方案,动用你的全部智慧帮他解决问题。”邹碧华去世前,心里最牵挂的就是司法改革。

  2010年6月,邹碧华给他的硕士研究生发了一条长达500多字的短信,提出:“你们有的人进入的是权力领域,今后会有很多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找到你们,你们一定要耐心听取他们反映的情况,但决不可把私利带入其中,否则会有违司法良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