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全力推进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深入开展
发布时间:2016-06-02点击数:4313

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争取领导重视支持,形成教育工作合力

坚持请示汇报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向县委常委会议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争取领导支持和部门配合。成立了党史国史教育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关工委、宣传部、团县委、教体局、广电台、党校和党史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具体负责党史国史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各乡镇和中小学也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确保有人办事。制定下发了《深入开展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的实施意见》和《青少年党史国史教育考核细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文件,把党史国史教育活动列入年底工作考核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关工委自身宣传阵地,宣传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及感人事迹,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奖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累计刊发活动报道50余篇,形成了党史国史教育浓厚氛围。

二、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搭建教育基地平台

我们把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开展课外党史国史教育的基础工程,目前,全县已拥有中国红嫂纪念馆等国家和省、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5处,县、乡教育基地27处,学校红色教育展室、村史馆20余处。每年到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达12万人次。聘请学生到基地担任“红色小导游”,为游客现场讲解,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又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组织老英雄、老战士到教育基地现场讲述革命战争故事,让学生亲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和坚持理想信念的精神,感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抓住各类节庆日、纪念日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国史活动,增强党史国史教育效果。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烈”、“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进行入团入队宣誓。七一期间,组织学生到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团入队誓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烈士公祭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开展祭拜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组织开展了“老少牵手、共筑梦想”党史国史教育书画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扎实推进“三进”工程,巩固学校教育主阵地

一是发挥载体作用,推进党史国史教育进教材。从县教体局、县委党校、党史委、县志办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编委会,编纂了《党史国史教育中学读本》和《小学读本》,累计发放9万余册,作为全县党史国史教育的统一教材。聘请党史国史教育专家,围绕党史国史教育内容,结合当地历史实际,制作党史国史教育展板32块,配合读本使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进行党史国史教育,增强了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二是发挥主渠道作用,推进党史国史教育进课堂。将党史国史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明确课时安排。配备专门老师,把党史国史教育效果列入教育督导范围,实现了党史国史教育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记录、有考核。对党史国史任课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开展集中备课、网上备课、教案联评等活动,切实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将党史国史教育与德育课、社会实践课等交叉学科相结合,确保思想性、政治性,增强生动性、趣味性。

三是发挥阵地作用,推进党史国史教育进校园。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党史国史基础知识和红色革命歌曲,在学校、教室、走廊等张贴党史国史教育标语,开办党史国史教育专栏,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党史国史教育。开展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书画作品展、红色运动会等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党史国史小社团,开展学唱红色经典歌曲、红色影视剧、编导党史国史节目、争当红色小导游等体验活动,200余场次,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双语红军小学和马牧池换于红军小学编导的《沂蒙飞歌》和《沂蒙红嫂颂》先后进京演出,有力推动了党史国史教育开展和红色文化传承。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党史国史教育进社区、进企业。界湖街道南村社区投资100万元,建设社区村史馆,组织社区群众参观学习100余次,受教育群众1万余人。司马社区设立党史国史教育宣传栏,张贴党史国史教育画报200余幅,组建五老艺术团,挖掘整理红色革命歌曲20余首,开展专场文艺演出2场,近1000人受到了教育。百华鞋业有限公司向每位职工免费发放《沂蒙精神代代传》等党史国史教育教材,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丰富了企业文化,增强了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发挥“三支”队伍作用,丰富教育活动效果

一是强化培训考核,发挥教师队伍的主体作用。校长负总责、抓全校,定期组织班主任和历史、政治老师参加党史国史教育培训,到党史国史基地参观学习,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党史国史教育水平。将党史国史教育列入学校年度考核计划,建立不定期抽查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监督考核机制,将党史国史教育成效纳入学校千分制考核,作为教师树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调动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积极性。

二是开展宣讲教育,发挥“五老”队伍的独特作用。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党史国史教育“五老”报告团的通知》,成立县直“五老”报告团5个、乡镇“五老”宣讲团16个,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党史国史宣讲300余场,听讲青少年和群众达12万人次。组建“五老”艺术团,到乡镇、学校、社区、企业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10余场,用歌曲、说唱、小品、相声、舞蹈、舞台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青少年3000余人。“五老”志愿者于爱梅,为大、中、小学生做党史国史教育报告200余场,接受教育6万余人次。

三是注重辅导宣讲,发挥专家队伍的引导作用。从县教体局、党史委、县委党校、史志办等部门聘请党史国史教育专家组成专家辅导团,定期对任课教师和“五老”报告团成员进行培训。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党史国史教育专家讲座,在《沂南通讯》开设专刊、专栏,讲解党史国史知识,宣传党史国史教育活动好经验、好做法。目前,专家辅导团为党史国史任课教师和“五老”报告团成员作辅导报告6次,听课教师和“五老”志愿者600余人次,录播党史国史教育专家讲座12期,印发专刊专栏20期。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关工委

【关闭】

上一篇: 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 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下一篇: 学史明志固根基弘扬传统育英才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