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
发布时间:约66天前点击数:905

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高二(2)班 姚思忆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命脉。时间的长河冲刷着堤岸,许多事物被遗忘在河底,化作几抔泥沙散去,只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在千年风雨中被人淡忘,无数人以文字的形式将历史记录下来,反复品味,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灯明。我发现每一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着值得传承的品质,都蕴含了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哲学。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这些文字传承至今已千年之久,它们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依然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些作品中的语言、形式和思想,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曾子易篑》中提到,曾子即使病危也坚守“君子之爱人也以德,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他的恪守礼节,知错就改难道不是中华传统美德吗?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吗?欧阳修的《秋声赋》是欧阳修历经宦海沉浮和多次政治变动的感慨,“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为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由物及人,草木无情尚且不免衰败凋零,何况是人呢?人生不易,或许我们应更敞开心怀,坦然接受这一切,努力为自身平添一份历练之后的成熟和睿智之美。韩愈的《获麟解》以麒麟自喻,委婉表达身不逢时、怀才不遇之苦,同时也让我思考,人们普遍地在思维上给麒麟贴上一个“祥”的标签,换一个方向思考,它也可能是“不祥”,看待问题应避免绝对化,辩证思考至关重要。
  最让我感慨的是《屈原列传》一篇。屈原刚正端直,竭忠尽智辅佐君王,邪恶小人嫉妒屈原的才能,为了争夺楚王的宠信,诋毁污蔑,离间楚王和屈原的君臣关系。屈原受到楚王的疏远,忧愁之下写作《离骚》。在文章中,他表明自己的高洁志向和坚定决心,他“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他的美好情操,不仅体现在他的文章之中,还体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他劝谏楚王杀张仪,进言不可信秦,即使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悉心怀王。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有人选择随波逐流,而屈原选择怀瑾握瑜而亡,所以他的精神永存。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秉持屈原的精神,有坚定的决心和目标,不受外界尘世的干扰,坚守初心,同时做一个诚信可靠的人,驶向自己的梦想。
  纵观当下,传承经典,保护文化已经蔚然成风。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和“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手法,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的起源与发展,用现代化的方式给我们精神滋养,同时也激励了大批青年致力于成为中华传统经典的传承者、发扬者。
  经典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方,知道脚步该迈向何方。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只有把文化经典的灯火拨得更亮,才能更好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我们作为祖国的筑梦人,要广泛研读经典著作,了解其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牢记传统美德,再将其付诸实际行动,将传承经典当做一种历史责任,将发展文化当作一种时代责任。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让我们趁风华正茂,恰少年之时,做手持火把的人,把中华经典文化的光照亮每一个人。

 

【关闭】

上一篇: 崇明区港沿镇开展青少年预防肥胖与均衡膳食科普讲座

下一篇: 开学第一课,讲好长征故事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关心下一代网站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265号   电话:64371946   邮箱地址:shggw0570@126.com   沪ICP备0801238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