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是从我省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实际出发的。当时在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盲目追“星”(影星、歌星,特别是港台影星、歌星)现象,而对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的著名英烈和模范人物和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知之甚少。因此,采取适当的方式,构建合适的载体,使知英雄、学英雄,走英雄道路,做英雄传人,成为少年儿童的向往和追求,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课题。
创建少先队“英雄中队”活动受到了各级关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学校和广大少先队员的欢迎,全省蓬勃开展起来。现在,除省命名的82个“英雄中队”外,市、县(区)和学校还陆续命名了2716个“英雄中队”,队员总数达到13万6千多人,而且由校内辐射到了校外,仅沈阳市关工委就与社会结合,在社区创建了931个校外“英雄中队”,在寒、暑假期间开展活动,受到家长和学校的好评。有的地区还在中学里开展了创建“英雄团支部”活动。
六年来“英雄中队”的活动愈来愈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其主要做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氛围,确定目标
许多学校在教室的楼道适当地方设立“学英雄活动角”,设立《学英雄,做新时期小主人》专栏。“英雄中队”定期办学英雄班报。有些学校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定期为学生放映一部有关英雄的电影,通过队会学唱一道歌颂英雄的歌曲,提倡学生读一本有关英雄的好书,使学生们处在一个浓厚的学习英雄的氛围之中。
各“英雄中队”都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使创建活动环环相扣、有序开展。各“英雄中队”在成立大会上,都提出明确的创建目标。如辽河油田茨采小学“雷锋中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树、二养、三别、四带、五无、六不”的创建活动具体目标:“一树”即树立终身向英雄学习的崇高理想;“二养”即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违纪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大家、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五无”即出言无脏话、地区无杂物、公物无损坏、卫生无死角、花钱无浪费;“六不”即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不抄袭、作弊、拖拉作业,不采摘花卉、践踏草坪、损坏公物,不穿奇装异服、佩带首饰,不进游戏厅。有了具体的目标,队员就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
各“英雄中队”每周、每月、每个学期开展哪些活动,达到什么目的、召开什么内容的主题队会,都有周密的计划。
二、收集英雄事迹,感受英雄精神
许多“英雄中队”创建活动一开始,就把组织队员自己动手、寻觅英雄足迹、收集事迹材料当作首要任务。义县回民中学“朱瑞英雄中队”创建活动一开始就发动全体队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有关朱瑞将军的事迹材料;请老战士讲辽沈战役故事,讲朱瑞将军在义县战斗中牺牲的情况;还同朱瑞将军家属取得联系,请将军女儿讲述将军的事迹。队员们把收集的资料,编辑印刷,人手一册。少先队员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全面了解了朱瑞将军的英雄事迹,认识到要学习朱瑞将军忠诚党的事业,不怕牺牲,敢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激发了少先队员努力学习,力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动力和决心。铁岭县凡河镇药王庙小学,他们为了收集英雄的事迹,把队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收集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图片、故事、诗抄、日记、书信等资料,分年代、分时期、分人物、分事迹,分门别类制成精美的册子。册子中有英雄事迹材料、有英雄名言、有图片展示、有图文并茂的连环画,还让队员们到各班去给同学们讲解,不但自己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使更多同学对英雄的事迹有了进一步了解。
三、传承英雄精神、组织好主题队会
主题队会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知英雄、学英雄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各“英雄中队”都按计划定时举办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主题队会。诸如,为了系统学习英雄精神举办“知英雄、学英雄”主题队会;为了用英雄品德情操教育孩子,举办“踏着英雄的足迹前进”、“我要像英雄那样做人”主题队会;为了启发对英雄崇敬心情,举办“我向英雄学什么”主题队会;为了进行八荣八耻教育,举办“知荣明耻”主题队会等。在举办队会时尽可能让全队同学都能在主题队会上担任适当角色,有的讲英雄故事,有的诵英雄诗词,有的唱英雄歌曲等多种形式,把英雄精神融化于孩子们的心中。如茨采小学“杨靖宇中队”他们在举行向英雄学习主题队会时就通过说、讲、唱、演、舞等活泼生动文艺形式,系统介绍杨靖宇的事迹,告诉队员们向杨靖宇学什么。他们在会上集体宣誓表决心,向杨靖宇那样做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并在队会上向全校发出学英雄的倡议。
四、建立基地,永树丰碑
不少“英雄中队”建立了英雄展览室,作为经常性的教育基地。锦州采油厂的“杨靖宇中队”,他们把收集到的杨靖宇材料,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创办了杨靖宇英雄事迹展览室。宽甸县“毛岸英中队”建立了毛岸英展览室,还请毛岸英亲人给题了词。许多“英雄中队”展室都收集了大量图片,资料翔实,图文并茂。这样的展室遍布全省各市、县成为学英雄的基地。
五、着力养成,注重践行
“英雄中队”在创建活动中,都十分注意引导少先队员把学习英雄精神与自身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密切结合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学英雄。一些“英雄中队”建立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等时间与有关部门配合,让队员当一日小交警,做一次小法官,做一次服务员,为汽车站、步行街、菜市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为花窖育苗,为草坪拔草;节假日组织演出小分队,到消防队、边防哨、到军营,进行慰问演出;在国庆节、重阳节,为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表演节目,讲故事送对联,为他们送去快乐和慰问品。
六、紧扣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
“英雄中队”创建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都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充实和改进,做到与时俱进,常创常新。如此票市第八小学,他们在创建“英雄中队”活动中把“八荣八耻”教育及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教育活动,使孩子们全面理解英雄精神实质,懂得学英雄就是进一步将英雄精神发扬光大,像英雄那样做党和人民的好孩子。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他们制作了“尊师卡”、“母亲卡”、“心愿卡”,表达了学生对老现、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的感激。
结合“八荣八耻教育”,他们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出一次专刊,出一次简报,开一次专题队会,开展一次文艺活动,开展一次课间游戏学英雄歌谣创作活动,开展一次“八荣八耻”数来宝说唱活动,创作了《“八荣八耻”要牢记》《知荣明耻拍手歌》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宣传活动。在中央新闻媒体开办了《永远的丰碑》主题教育专栏后,全省各“英雄中队”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丰碑在我心”活动。
(二)
六年来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英雄业绩,走英雄道路,做英雄传人,已经成为一种氛围和时尚
创建“英雄中队”活动,首先是从学习英雄,了解英雄的光辉业绩开始。每位英雄都是一部历史,都是一部教科书。通过上述活动,使广大少先队员思想不断得到提高和净化,真正认识到了英雄的伟大,以学英雄为荣,把英雄作为学习的楷模。努力做到使学英雄活动经常化,使学生能够耳濡目染,时时受到英雄精神的教育,感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使知英雄、学英雄,走英雄道路,做英雄传人,形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时尚。
二、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进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后,省关工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创建“英雄中队”活动结合起来。各“英雄中队”为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十分注意结合少先队员实际加以细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孩子们易于理解和践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英雄中队”及时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纳入其中,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开展“丰碑在我心”、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学习发扬航天精神、做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小主人、参观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唱响“三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歌等活动,使孩子们懂得要从小就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紧跟时代、弘扬民族精神,要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素质有了新的升华,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三、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老同志积极参加创建“英雄中队”活动,老少携手同进,促进了代际和谐,进而促进了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会和谐。各“英雄中队”普遍开展了团结友爱、尊师爱校、尊老敬贤、见义勇为等活动。一些“英雄中队”提出,“英雄中队”的队员在班级要做团结友爱的模范,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不让一个同学因学习困难变成学困生,不让一个同学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不让一个同学因违纪而掉队。“英雄中队”要求队员在家里孝敬长辈,与邻里和睦相处,不让父母操心;在社区做热爱社区的合格小公民,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小宣传员,做爱护环境和保护社区治安的小卫士。这些活动深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欢迎,为构建和谐社会作了贡献。
四、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许多学校要求“英雄中队”必须是学习成绩优秀的集体;“英雄中队”的队员必须成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不仅要思想品德好,还要学习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才能成为全校的样板和品牌。许多“英雄中队”班级,经过创建“英雄中队”活动都成为了学习最好的班级之一,成为学生们和学生家长们羡慕的对象。
五、创建“英雄中队”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
现在中小学生一年假期和双休日大约有180天左右,学生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这180天如何安排好,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在校内持续蓬勃开展同时,逐步向社会辐射,通过社区关工委、团组织和学校合作,建立校外“英雄中队”,填补了这方面空白。社区“英雄中队”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办节假日学校、办书法、绘画、舞蹈等特长班,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文艺演出,许多学生都以参加这些活动为荣,从中受到教育。许多学校“英雄中队”与社区“英雄中队”建立联系卡,相互通报孩子成长情况,使“英雄中队”创建活动校内外配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紧密结合起来,使孩子们始终处在有利健康成长环境中。
(三)
六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使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健康持续发展,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应注意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精心组织指导
创建“英雄中队”活动要努力做到关工委、教育部门与共青团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形成合力。要把创建活动摆上日程,纳入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总体规划。关工委在其中更要发挥主导作用,抓好沟通协调、检查指导。在创建活动一开始我们就起草了“英雄中队”活动规则,经三家商定作为创建“英雄中队”活动文件下发,对创建活动健康发展起了很好作用。还要注意抓好典型,总结交流经验。
二、要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在创建“英雄中队”活动中老同志大有可为,可以通过这个载体,发挥“五老”优势,对中小学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创建活动中,除动员学校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直接参与外,还要广泛动员社会上具备条件的“五老”担任校外辅导员参与创建活动。一些“英雄中队”还与省内外健在的老领导、老英雄建立通信联系或请他们做报告,现在全省已有6千余名“五老”参与了“英雄中队”创建活动。如沈阳市关工委,他们动员了一批著名战斗英雄和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人物参加这项工作,如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的长子王乃征,毛岸英生前战友、著名作家杨大群,黄继光生前战友钟仁杰,《英雄儿女》等电影作品作者毛烽,《雷锋故事》一书作者陈广生等老同志,都分别担任沈阳市各“英雄中队”校外辅导员。同学们讲英雄人物故事,开展各种学英雄活动,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全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同志有四十多万人,我们准备动员更多老同志参加这项工作。
三、要有计划安排活动
有些学校已经从实践中摸出一整套规律,使这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和课内的德育密切配合有计划地进行。每月干什么,每周干什么都有周密的计划。如新民市“杨根思中队”,他们一年的活动计划是:一月勤奋学习迎新年;二月提倡文明庆新春;三月文明礼仪学雷锋;四月尊老爱幼祭英烈;五月遵守规范爱劳动;六月欢庆节日展特长;七月爱党学军创佳绩;八月雏鹰炼志勤实践;九月勿忘国耻兴中华;十月长征精神永发扬;十一月科普活动学科技;十二月助人为乐献爱心。不少“英雄中队”都有自己的活动计划,这些作法我们都认真总结和推广。
四、要坚持与时俱进
创建“英雄中队”活动要跟上不断发展的形势的要求。活动形式要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富有时代气息。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后,英雄中队普遍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活动,有的地方还命名了“杨利伟中队”、“王永志中队”(王永志是辽宁昌图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各“英雄中队”就把荣辱观教育与“英雄中队”创建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五、要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前提下稳步发展
全省有上万所小学,我们计划与有关方面合作,在一、两年时间内,争取做到“万校、万队”,即每所小学都要有一个“英雄中队”,使“英雄中队”这个品牌发挥更大作用,在全省少先队中大面积开花结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向中学和大专院校延伸,在共青团组织中开展创建“英雄团支部”活动,以其为载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搞得更加生动活泼、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