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严振超先进事迹
1996年,严振超在普陀区政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组织上请他组建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并担任主任。近十九年来,在这条关爱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追求,严振超留下了一条闪光的足迹。
一场关于价值观的辩论会
在桐柏高级中学举行了一场辩论会,论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这是严振超策划的一次让同学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老严和关工委的一些等老同志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收集同学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并约请部分老同志到场现身说法。
辩论会上,正方反方辩论相当热烈,并请出在座的当年浴血奋战、如今还在为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离休老干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至今身上还留有六个子弹疤痕的离休干部蒋保生站立起来向同学们致意讲话,顿时,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那段时间,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里,平时很少有学生问津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被借阅一空;区内不少学校组织同学走访老干部,印发了老干部的回忆录和人生格言,开展了“青春价值在哪里”的大讨论。这些活动期间,有110多名学生写了入党报告,青春的激情在同学们心中燃烧。
一项“知荣明耻”的系列活动
2006年春季开始,一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活动在全区学校蓬勃开展。严振超认为,这项主题活动中,老同志应该充分发挥示范员、演讲员、辅导员的作用,发动、组织“忘年交结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列活动。活动中,老同志指导中小学学生和青年教师编写和学唱“八荣八耻”歌曲,收编和点评“八荣八耻”案例。经过“想一想”、“测一测”,最后开展“做一做”的实践活动。知行统一,知荣明耻,同学们对自己的要求高了,同学相互关心、团结互助的事例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辨能力强了,勤奋学习、尊老敬老、拾金不昧、智擒窃贼等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学校食堂里,倾倒剩饭剩菜的现象基本绝迹,个别旅游景点让游客穿鬼子军服留影的举动遭到了同学们的愤怒谴责。校园里好人好事不胜枚举。老严每年在中小学中开展一次“知荣明耻树新风十佳美德好事”评选,并将这些同学的事迹拍成录像后通过党建网在各校播放。屏幕上出现的是和学生年龄相仿的同学,发生的是身边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与榜样的距离越近,就越能激发起急追直赶的热情,一个学先进的热潮至今仍持续地在各校出现。
一个《我的新普陀 我的家》系列读本
普陀区,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以小沙渡、曹家渡为中心的沪西,是上海最早的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大潮,给这片热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蓬勃的发展,先辈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成为了现实。“爱祖国,先要从爱家乡做起”,严振超组织关工委成员采集资料,精选爱国主义基地,编印了《我的新普陀 我的家》,开展寻访红色热土读书实践活动,“我的新普陀 我的家”读书活动。老严组织老同志自编《希望》、《光辉的旗帜我心中的歌》等读本;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取得很好效果。在教育关工委举办的主题教育读书活动15周年总结表彰会上,区教育系统关工委获先进集体。
近年来,老严带领老同志先后协办、主办的三期高中生进党校培训,对高中生进行党的启蒙教育。每年组织“普陀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特色项目”评选。征集编印《普陀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活动方案荟萃》,均取得很好效果。
一支创建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打铁先得自身硬,加强关工委组织和队伍建设,是提高关工委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当初,组建关工委时,区教育党工委就同意严振超提出的方案,由一位分管思想教育的党工委副书记和区教育局副局长出任副主任,宣传科、基教科、学前教育科、青保办、德育室、退管会、工会等部门和组织的负责人为委员,并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这一组织建构,使关工委的工作更能贴近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而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也必须考虑发挥老同志的作用。
老严采取广泛发动和个别动员相结合的方法,组建了一支以基层学校为重点的1450名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队伍,并根据工作项目和各位老同志专长,组建了讲师团,读书实践活动指导组、高中生进党校培训工作组、课题组、调研组、编写组、宣讲组、教育咨询组、心理咨询组等骨干团组,老严亲自担任了讲师团团长、调研组、编写组、课题组组长。老严的党课时政系列讲座,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得到青少年学生、青年教师和干部的赞誉。
老严坚持围绕中心,针对关工委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研究专题来自工作实践、边实践边研究、以研究成果指导和推动工作实践”的原则,每年组织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专题研讨,进行课题研究。他先后主持召开了“转型期青少年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教育的适应性和超前性”、“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关工委工作”,“忘年交共学习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题研讨会,老严主编了《关心下一代概述》、《关心下一代文集》(共两集)。老严带领老同志课题组进行“关工委组织的工作评估实践研究”,《关工委组织老同志开展研究活动的实践研究》,《关工委组织高中生进党校培训活动实践研究》等六项研究成果,先后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课题研究成果特别优秀奖1名,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推动关工委工作。这一切,凝聚着老严的智慧和心血,见证了老严顽强的探索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如今,严振超额头爬上了皱纹,两鬓已是白发苍苍,但理想之火始终在他心头燃烧,他的生命已经与祖国的下一代紧紧相联。他说:“关心下一代是一项崇高的常青的事业,我愿意继续积极探索实践,在关心下一代园地里,当好一名老园丁,愿洒汗水育新苗。”